通訊員(羅統深)又是圩日,摩托車排了長長的兩線隊伍,加油員們忙得揮汗如雨,一名加油員手拿一瓶燃油寶,一蓋一蓋的給摩托車加,一個上了年紀的加油員不停地說著:“你這車要加燃油寶了,”“加兩蓋吧,一蓋效果不明顯。”顧客們似乎有了默契似的,給他的回應總是爽朗的回答:“老沙,我加。”“我加兩蓋。”“我加三蓋。”
這位上了年紀的加油員叫覃榮振,老沙是他的綽號,大家都親切地叫他老沙,是廣西玉林石油北流片區新圩加油站的加油員,今年以來已經多次月銷售燃油寶100瓶,最高紀錄達到133瓶之多。新圩加油站是農網站,和大多數的農網小站差不多:一個罩棚下一個加油島,三臺加油機,4個加油員輪班。這樣的一個小站,很難和非油品完成率排名第一,毛利率排名第一,上半年非油品同比增長率排名第一,非油品累計完成率排名第一等等榮譽聯系在一起,但是,新圩加油站做到了。能得到這樣的榮譽,覃榮振堅持拆賣燃油寶功不可沒。
“覃榮振善于拆賣燃油寶,一次次依靠一蓋一蓋拆賣燃油寶,登上了片區十大燃油寶銷售能手榜。”站長李志軍面帶笑容,“截止到28日,他又一次銷售燃油寶過百瓶。”
敢拆 把走不通的路走通
“我不要。”“沒有用的。”“我不加。”“你加自己的車吧。”面對一次次無情的拒絕,加油員皺起了眉頭。這是新圩加油站開始銷售燃油寶時的情景。怎么樣才能賣出去呢?
“拆開,一蓋一蓋賣,我先開1瓶,賣不了我自己掏錢。”覃榮振一邊說一邊打開燃油寶的蓋子。結果,當天只賣出了2蓋,他沒有氣餒,下班以后認真回憶這賣出的兩蓋燃油寶,苦苦思索下一次的推銷對策。功夫不負有心人,他一邊賣一邊總結成功經驗,終于在第三天賣完了這瓶拆開燃油寶。他毅然打開了第二瓶燃油寶。
就這樣,一邊賣一邊總結經驗,覃榮振開始了他的拆賣燃油寶之路。幾年過去了,從最初的一天賣出兩三蓋,發展到現在每天賣50多蓋,在農網站走出了一條拆賣燃油寶的路,徹底改變了“小站難售燃油寶”的形象。
代管 讓放不下的心放下
有一次,顧客對已經拆開了的一瓶燃油寶的質量表示懷疑,“你是剛剛拆開的嗎?能保證質量嗎?拆開了會不會掉了很多灰塵進去?”
“每次給車加了以后我都會把它蓋好,你看,蓋子每次都這樣擰得緊緊的,保證不會讓灰塵掉進去。”覃榮振一邊說一邊拿起還有大半瓶的燃油寶,擰開然后再擰緊,打消了顧客的疑慮。
“我賣一瓶,先加3蓋。”顧客開心地說,“明天我還來加,你幫我保管!”
這次意外的“高質量售寶”讓覃榮振茅塞頓開:拆買燃油寶不但要敢拆,更要會保管拆開的燃油寶。于是,他從單一的開口推銷轉變成一邊推銷一邊代顧客保管燃油寶,打消顧客的一次加不完怎么辦疑慮。
“燃油寶也是有周期性的,加了以后要隔一段時間,顧客才再來加,但是有的顧客又想自己加,買了一瓶下來又不好保管。我總是說,放在站里我保管,你什么時候來加都可以。”通過代管,贏得了信任,燃油寶的銷量在明顯增加,覃榮振露出了笑容,“讓顧客把放不下的心放下,銷售成績自然就提高了。”
堅持 拆出一片世界來
拆賣燃油寶大家都在做,令人佩服的是,覃榮振每天都在堅持拆,堅持逢車必問,把開口營銷變成了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正是這種執著,這種永不停歇的努力,讓他的燃油寶銷售量一次次刷新紀錄。
“我現在每天都拆三四瓶,圩日拆七八瓶,基本都賣完,一個月下來,就100多瓶了,雖然每一蓋燃油寶都必須費盡心血去推銷,過程很辛苦,但是想想每月都在增長的銷售成績,苦變成甜了。”覃榮振說,“我給自己的目標是每天都能比前一天多賣一蓋燃油寶,盡管目標很低,但是也常常做不到。”
盡管說著做不到,他堅定的目光,讓人感到振奮,在拆賣燃油寶的世界里,他已經站在了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