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農產品稍作休整、而工業品繼續疲弱的背景下,滬膠期貨異軍突起,成為相對抗跌的品種,備受市場關注。橡膠的反彈為近期萎靡不振的工業品帶來'一線生機'。這種反彈能否延續?工業品在橡膠的提振下,能否'鳳凰涅槃',重新步入上漲通道?
天膠將步入'小減產期'
除了豆粕等個別品種持續發威,近期的大宗商品普遍呈現弱勢震蕩走勢。周二,上海橡膠逆市收漲,盡管漲幅不大,但迄今已距6月低點反彈逾8%。
對于支撐橡膠反彈的原因,寶城期貨分析師陳棟認為,'其背后主要兩個重要因素:其一,供應端將步入'小減產期';其二,上半年全球車市表現好于預期。'
根據天然橡膠生產季節性特征,一年當中存在四個不同的產量峰谷期。其中2~4月是最大減產期,也稱為停割期;5~7月主產國天膠全面開割,迎來小增產期;8~10月受降雨和臺風等自然災害影響,產量步入小減產期;而11~1月則是最大增產期,供應壓力大增往往會令膠價承壓。
雖然天膠生產國協會(ANRPC)在最近報告中估算,今年全球天膠產量將增長4.9%,達到1083萬噸。但當前全球主產區正處于小增產期的末期,未來小減產期將漸行漸近。供應壓力暫時緩解將有助于恢復膠市信心,提振全球膠價并帶動滬膠進一步走高。根據近十多年滬膠月度上漲概率統計來看,每年7月期價上漲的概率達到72.3%,平均收益率為3.54%。因此后期滬膠上漲行情值得期待。
從下游來看,今年上半年全球車市表現好于預期。陳棟分析稱,從近期全球主要幾大車市公布的銷售情況看,歐元區上半年新車銷量雖延續負增長,但整體情況要稍好于市場預期,不過對比日美兩國新車銷量卻遠遠不及。數據顯示,上半年日本和美國新車銷量增幅分別達到53.6%和14.8%,總量均超出金融危機前2007年的水平。
合成膠上漲刺激期膠反彈
值得注意的是,合成膠價格的走強也是橡膠期貨反彈的重要原因之一。上海中期分析師陳瑞碧向記者表示,'近期,節節上升的合成膠價直接帶動滬膠強勢上漲。'
中證期貨能源化工分析師徐云錦也表示,相對于國內其他商品而言,滬膠昨日的走勢較為抗跌,這與最近合成橡膠漲價有一定的關系,而合成橡膠漲價與其生產原料丁二烯漲價有較大的關系。
考察丁二烯的價格走勢需要從產業鏈角度來看,丁二烯是從乙烯裂解裝置副產的混合C4餾分中抽提得到。但中東及美國等地區大量使用乙烷脫氫制備乙烯的生產裝置,使用這種方法從乙烷到乙烯的轉化率接近100%,完全沒有丁二烯副產。這樣的結果就導致了丁二烯供給出現偏緊的局面。因此,從這個角度而言,丁二烯價格保持相對強勢是近期的趨向。
然而,在考慮這個因素的同時,也需要注意,合成膠對天膠的替代是需要改變輪胎廠的生產配方,只有當改變配方帶來的成本節約超過合成膠的漲幅的時候,這種替代效應才會顯現。從目前合成膠與天膠的價差走勢來看,暫時還不具備這種條件。因此,目前合成膠漲價還不足以推動天膠形成趨勢性的上漲行情。
橡膠能否攜工業品重返強勢?
近幾周來,國內商品持續處于'農強工弱'的格局之中。橡膠的反彈為萎靡不振的工業品帶來'一線生機',而這種反彈能否延續?工業品在橡膠的提振下,能否重返漲勢?
雖然眼下農產品集'萬千恩寵于一身',但周邊'殺機四伏',供需面利好預期基本快被透支完畢;而工業品雖遭前期'浴火洗禮',但在宏觀和產業政策的扶持下,卻有望迎來'鳳凰涅槃'。
寶城期貨分析師陳棟表示,盡管當前對于經濟敏感的工業品正處于疲弱經濟現狀與救市政策預期相互博弈的狀態中,且依目前形勢來看,空方力量仍略勝多方一籌,不過,考慮到多空力量轉變需要漫長的過程,隨著時間的推遲,多方力量將會逐漸占據上風,這無疑會提升工業品的反彈高度。
依據往經驗來看,每次工業品出現整體上揚行情前,屬性活躍的滬膠無不'一馬當先',未來滬膠需要靜待中期上漲時機。
中證期貨能源化工分析師徐云錦認為,后期還需關注產膠區是否出現惡劣天氣破壞割膠工作,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將可能形成天氣炒作推動滬膠的階段性上漲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