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6月12日訊 一個通常需要30個月才能完成的工程,在息烽縣小寨壩循環經濟磷煤精細化工工業區卻只需20個月內就能建成。
連日來,筆者踏進了正在建設中“三硝項目”建設工地,看到了600畝建設工地上的火熱建設場面:8個工業項目同時建設,數百工程技術員、上百大型機械同步施工,與時間賽跑、向速度要效益。
國發2號文件提出,打造“織金—息烽—開陽—甕安—福泉”磷煤化工產業帶。已掛名省級“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和省級經濟開發區的小寨壩循環經濟磷煤精細化工工業區,正牢牢搶抓這個千載難逢的契機,快馬加鞭推進在建項目和超前謀劃產業項目。
目前,該工業區已建成產能210萬噸硫酸、70萬噸磷酸、60萬噸合成氨聯產30萬噸甲醇、186萬噸高濃度磷肥、5萬噸黃磷以及10億塊磷石膏磚等重大項目。“十二五”期間,重點規劃的“磷、煤、氯堿、氟、硅”五大化工產業涉及20多個子項目,總投資達100多億元。
正全速推進的“三硝項目”更是讓人眼前一亮。此項目規劃建設用地602畝、總投資超過14億元,含30萬噸硝基復合肥、27萬噸硝酸、10萬噸結晶硝銨和10萬噸液體硝酸銨,同時還有20萬噸甲醛、6萬噸季戊四醇副產3.9萬噸甲酸鈉等項目。
“公司抽派5名副總經理,分條塊負責各項目土建施工、設備招標采購、運輸安裝、征地拆遷協調、工程技術?!睋_磷息烽合成氨公司副總經理張吉剛介紹,從編制項目、可研報告到環評、開工,大到整個基地項目規劃、概算投資,小到每個項目推進工期,甚至每顆螺絲釘的采購、混凝土比例把關,均層層簽訂責任書,明確專人負責。
早在2009年,開磷集團決策層就未雨綢繆,超前制訂了“十二五”發展戰略目標。張吉剛稱:決策謀劃早、資金籌措到位、工程技術力量雄厚、地方政府協調征地拆遷迅速,是項目順利推進的根本原因。
117米高的造粒塔,堪稱亞洲同行業建設中的第一高塔,它與58米高的硝酸吸收塔相互“聯動”,采用了國內先進的滑膜技術,是重要的控制性工程。作業期間,所有技術員堅持24小時輪班,按照每天2至3米的速度推進,僅50天時間就完成了造粒塔主體工程,并于去年10月底全面封頂,再次刷新了“開磷速度”。
貴州地形特殊,根本無法運輸重378噸、直徑5.6米的硝酸吸收塔。工程技術員唯有采用現場焊接。經4個月決戰,今年1月10日,吸收塔焊接成功,創下了高空長距離焊接的奇跡。
為早日促使項目建成投產,項目組全體人員不分晝夜戰斗在一線。工程部副部長沈金忠,老父親生病住院期間也未抽出時間照顧老人,直到父親臨終前才趕到床前。縣、鎮、村三級干部深入拆遷農民家中,講政策、說道理,數易拆遷方案,全面推行人文拆遷、和諧拆遷,給項目建設騰出了空間和時間。
時至今日,“三硝”項目土建基本完成,已進入設備安裝階段,預計今年8月投產,可新增年產值9億多元、實現利潤2億元、稅金6800萬元,解決就業200人。尚在建設中的季戊四醇配套的4個項目,也有望在年底竣工,預計年產值6.65億元、創稅1.15億元,新增就業450人。
連日來,筆者踏進了正在建設中“三硝項目”建設工地,看到了600畝建設工地上的火熱建設場面:8個工業項目同時建設,數百工程技術員、上百大型機械同步施工,與時間賽跑、向速度要效益。
國發2號文件提出,打造“織金—息烽—開陽—甕安—福泉”磷煤化工產業帶。已掛名省級“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和省級經濟開發區的小寨壩循環經濟磷煤精細化工工業區,正牢牢搶抓這個千載難逢的契機,快馬加鞭推進在建項目和超前謀劃產業項目。
目前,該工業區已建成產能210萬噸硫酸、70萬噸磷酸、60萬噸合成氨聯產30萬噸甲醇、186萬噸高濃度磷肥、5萬噸黃磷以及10億塊磷石膏磚等重大項目。“十二五”期間,重點規劃的“磷、煤、氯堿、氟、硅”五大化工產業涉及20多個子項目,總投資達100多億元。
正全速推進的“三硝項目”更是讓人眼前一亮。此項目規劃建設用地602畝、總投資超過14億元,含30萬噸硝基復合肥、27萬噸硝酸、10萬噸結晶硝銨和10萬噸液體硝酸銨,同時還有20萬噸甲醛、6萬噸季戊四醇副產3.9萬噸甲酸鈉等項目。
“公司抽派5名副總經理,分條塊負責各項目土建施工、設備招標采購、運輸安裝、征地拆遷協調、工程技術?!睋_磷息烽合成氨公司副總經理張吉剛介紹,從編制項目、可研報告到環評、開工,大到整個基地項目規劃、概算投資,小到每個項目推進工期,甚至每顆螺絲釘的采購、混凝土比例把關,均層層簽訂責任書,明確專人負責。
早在2009年,開磷集團決策層就未雨綢繆,超前制訂了“十二五”發展戰略目標。張吉剛稱:決策謀劃早、資金籌措到位、工程技術力量雄厚、地方政府協調征地拆遷迅速,是項目順利推進的根本原因。
117米高的造粒塔,堪稱亞洲同行業建設中的第一高塔,它與58米高的硝酸吸收塔相互“聯動”,采用了國內先進的滑膜技術,是重要的控制性工程。作業期間,所有技術員堅持24小時輪班,按照每天2至3米的速度推進,僅50天時間就完成了造粒塔主體工程,并于去年10月底全面封頂,再次刷新了“開磷速度”。
貴州地形特殊,根本無法運輸重378噸、直徑5.6米的硝酸吸收塔。工程技術員唯有采用現場焊接。經4個月決戰,今年1月10日,吸收塔焊接成功,創下了高空長距離焊接的奇跡。
為早日促使項目建成投產,項目組全體人員不分晝夜戰斗在一線。工程部副部長沈金忠,老父親生病住院期間也未抽出時間照顧老人,直到父親臨終前才趕到床前。縣、鎮、村三級干部深入拆遷農民家中,講政策、說道理,數易拆遷方案,全面推行人文拆遷、和諧拆遷,給項目建設騰出了空間和時間。
時至今日,“三硝”項目土建基本完成,已進入設備安裝階段,預計今年8月投產,可新增年產值9億多元、實現利潤2億元、稅金6800萬元,解決就業200人。尚在建設中的季戊四醇配套的4個項目,也有望在年底竣工,預計年產值6.65億元、創稅1.15億元,新增就業4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