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05月10日訊
內燃爐虧損密閉爐微利一體化利豐
受成本激增、產能過剩、下游需求萎縮等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今年以來,全國電石企業總體微利。但在基本面較差的情況下,也有些電石企業的日子卻過得紅紅火火。記者近日采訪了解到,因電石企業所用爐型和上下游關聯配套不同,電石行業內企業間的“貧富差距”正在拉大。
“目前本地電石出廠價為3450元/噸,噸產品約有500元的毛利?!?月3日,內蒙古君正實業集團副總經理蘇明生興奮地對記者說。
他說,君正實業原有4臺2.7萬千伏安密閉電石爐,正在安裝、調試的4臺4.5萬千伏安新建密閉爐年內全部投產后,電石年產能將增至50萬噸。由于母公司君正能源化工股份公司是依托烏海當地煤炭、石灰石等優質資源建設的煤、電、化一體化企業,現已具備2×15萬千瓦中煤+煤矸石發電、30萬噸/年聚氯乙烯(PVC)、200萬噸/年原煤、26萬噸/年燒堿以及大型石灰石礦山、電石爐尾氣燒制白灰、石灰石尾礦+電石渣制水泥等生產能力,形成了布局合理、配套完整、資源綜合開發與高效利用的循環經濟產業鏈,從而大幅降低了企業生產運營成本,增強了盈利能力。
以電石為例,今年以來,雖然出廠價一度探底至每噸3150元,低于大多數企業成本,導致全國過半電石企業減產或停產。但由于君正實業擁有自己的礦山和石灰窯,噸白灰成本僅170元,較市場采購價低200多元;又有自己的電廠,用電成本降低0.07元/千瓦時;電石就近供給母公司生產PVC,省去了運費和營銷費用。這樣算下來,企業噸電石成本不足3000元,在前期大多數企業虧損時,他們公司每噸仍有150元以上的盈利。而在目前大多數電石企業微利的情況下,企業獲利更加豐厚。
蘇明生透露,由于嘗到了上下游一體化的“甜頭”,君正能源化工股份公司正在蒙西、錫林格勒盟建設更大規模的煤、電、化一體化項目。其中,蒙西基地2×30萬千瓦中煤+煤矸石發電、4臺8.4萬千伏安密閉電石爐、40萬噸/年PVC等一體化項目將于6月投產;錫林格勒盟基地將形成2×60萬千瓦中煤+煤矸石發電、100萬噸/年PVC及配套的電石、水泥生產能力。
但與君正實業相比,府谷黃河化工有限公司、青海東勝化工有限公司和內蒙古白雁湖化工有限公司等企業的日子明顯過得“緊巴”。記者了解到,雖然這些企業也采用了國家鼓勵發展的大型密閉電石爐,且對電石爐尾氣進行了回收利用,但由于上下游配套不完善,各環節利潤不能“通吃”,在目前市場低迷情況下,企業只能在微利中勉強維持。
“盡管我們對電石爐尾氣進行回收利用,并通過優化操作,將電耗降至3000千瓦時/噸以內,但高昂的電價和不斷上漲的人員成本依然將電石綜合成本抬高至3200元/噸以上,每生產銷售1噸電石,企業只能獲得100多元毛利,凈利率只有1.5%?!备赛S河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嚴茂榮對記者說。
“境況最差的當數那些內燃爐企業?!碧K明生向記者介紹,在烏海,目前仍在運行的清一色是大型密閉電石爐,內燃爐企業已經因無力承受巨額虧損而自行關停了。
“不只是烏海,全國各地能有盈利并能維持正常生產的,70%以上都是密閉電石爐生產企業,內燃爐企業關停并轉已十分普遍。”電石專家馬占玉強調。
馬占玉說,由于密閉電石爐可以方便地回收電石爐尾氣用來發電、燒白灰、烘干蘭炭或加工化工產品。加之密閉電石爐的自動化程度高,勞動力成本低,使其噸電石綜合成本較內燃爐低150~200元。在電石市場低迷、全行業微利經營的當下,這低出的100多元成本決定了企業的生死存亡,內燃爐企業要么虧損經營,要么關門。尤其是今年一季度,當電石價格低于密閉爐企業成本時,曾導致成本高企的內燃爐企業全面虧損。
對于電石行業出現的“貧富差距”,中國電石工業協會理事長張玉認為,這屬于市場競爭下的正常現象,今后會持續和加劇。
他說,在國家和地方政府一系列政策引導下,能耗低、污染小、資源利用充分的大型密閉電石爐近幾年得到了快速發展。根據該協會掌握的情況,一大批新建大型密閉爐項目將集中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投產。屆時,密閉電石爐產能占電石總產能的比重,將由目前的43%攀升至55%以上,電石行業總體技術水平和資源利用率將提高,單位產品綜合能耗將明顯下降。
與此同時,驟然增加的產能,將進一步加劇電石市場供大于求的矛盾,使那些能耗高、染污重的內燃爐企業成本倒掛現象更加嚴重,最終將因不堪虧損轉產或關閉?!爱斶@些落后產能退出后,電石行業又將在新的起點上,開始更高水平的競爭。這種螺旋式的優勝劣汰看似殘酷,卻符合市場規律,能加速行業技術進步,提高能源資源利用率,促進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睆堄裾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