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連續突破超大型儲罐、9%鎳鋼板、低溫泡沫玻璃磚等一系列的設備和材料的設計建造技術后,我國已經掌握了大型LNG接收站的核心技術,具備了大型LNG接收站自主設計、建設、開車的能力。這是5月24日從第十五屆北京科博會傳出的消息。
據中國寰球工程公司安全副總監李森介紹,LNG接收站項目最核心、最關鍵的設備是超大型儲罐。由于LNG儲罐長期處于超低溫操作狀態,設計必須保證其連續運行25年不停產,50年使用周期內不出問題,因此對罐體材料提出了非常嚴格的要求。特別是超大型儲罐用的9%鎳鋼板,技術要求極高,世界上只有比利時、日本等少數幾個國家的鋼廠掌握其生產技術。
寰球公司配合國內太鋼集團、南鋼股份公司在兩年多時間里研發生產出了合格的9%鎳鋼板產品,并在江蘇和大連的LNG接收站項目中首次大規模使用,開創了大型LNG儲罐用鋼板國產化的新局面。國產化鋼板的大規模應用,使每座儲罐的投資降低了2000多萬元。
LNG儲罐底使用的低溫泡沫玻璃磚是儲罐的另一關鍵材料。之前國際上所有LNG儲罐的低溫泡沫磚全部由美國一家公司生產,寰球公司配合國內廠家成功研發出了該產品,使全球出現了第二個該材料的專業生產廠家和亞洲地區首屈一指的生產基地。
在LNG接收站設計過程中,寰球公司還采用了許多其他國產化的材料和設備,如保冷管托、海水消防泵、登船梯、槽車裝車撬、部分低溫閥門等。此外,在江蘇、大連LNG接收站建設過程中,寰球公司還突破了9%鎳鋼板特種焊接、16萬平方米儲罐拱頂“瓜皮板式”預制拼裝以及其他設備、工藝、電氣等一系列難題,一次開車成功。至此,我國具備了LNG接收站的自主建設能力。
據介紹,國際上LNG接收站的工藝技術經過40年的發展已相當成熟,而中國建設LNG接收站起步晚。在江蘇LNG接收站項目之前,國內已建成投產的3個LNG接收站項目基本都是由國外EPC總承包商主導,主要建設材料均依賴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