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管道二公司承建的蘭成管道工程成縣段、西和縣段主體焊接完工。管道二公司項目經理楊春生說:“這一年,我們累得上氣不接下氣,但現在還不能松勁。”楊春生形容道,自己就像扛著50公斤重的麻袋跑1萬米。現在跑到9900米了,剩下的100米仍要堅持。
楊春生介紹,2011年春節剛過,項目部人員就開始勘察施工作業帶。78公里的山路,員工都是徒步走下來的。“很多人手上扎了刺,腳底磨出了泡。我今年都50歲了,一天山路走下來,腰酸腿疼。午飯就在山間解決,找一個背風的地方,喝一口水,咬一口面包。餓了吃什么都香。”楊春生說。
談及踏線,楊春生稱“收獲頗多”。他說,什么地方該改線、什么地方需要在什么時間完工、怎樣調配施工資源,在踏線時心里就有底了。
事實證明,在一年的施工中,項目經理參與踏線很有必要。楊春生對于幾個施工機組的調配、安排值得稱道。這是他們能順利完成施工計劃的關鍵。
“這一年,什么事令您印象最深刻?”記者問。
楊春生不假思索地說:“去年4月,在臥牛坪段施工時,我對不起兄弟們。”
臥牛坪段是蘭成管道工程公認的難點。管道要在一個狹窄的山谷河道里穿行。這是管道唯一能通過的路線。焊接時,焊工要一連幾個小時站在冰冷的河水中。
楊春生說:“我不想這樣,但施工條件就那樣,必須站在水里才能干。我讓機組準備加厚的棉毛鞋墊,讓員工墊在雨鞋里。我要求他們在水里站半個小時就歇一會兒,喝熱水、換鞋墊。即使這樣,好多人的腿都凍麻木了。”
他介紹道,管工姜愛明在機組負責對口,每天要在河水中站10個小時以上,時常感覺腿疼。干完一段,楊春生就強行讓他休息,可休息沒幾天,他就回到機組。
臥牛坪段長2.7公里,CPP225機組用一個月就完成了施工,在雨季到來前,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安全風險。楊春生告訴記者,如果到雨季還沒完工,后果不堪設想。
2011年7月,隴南地區進入雨季,連續兩個多星期的瓢潑大雨讓機組束手無策。終于盼到雨停了,項目部副經理李立新趕緊組織施工,挖管溝、預制管材,就等第二天打火開焊。
誰知第二天一早,李立新剛到施工現場,就驚呆了。午夜,這里暴雨傾盆,山洪暴發了,前一天所有的準備工作都毀于一旦。預制好的管道被沖出去一公里,上游焊接好的管道上壓著的土袋子都沒了。楊春生說:“遇到這種情況,只有從頭再來。”
在這一年的施工中,“從頭再來”的事時有發生。楊春生和李立新沒有在一次次打擊中氣餒,難題就被他們一個個解開。
隴南的春天,山上路旁溪邊,花兒在風中飄著幽香,不遠處,蘭成管道靜臥在潺潺流淌的小溪旁。巍峨的大山,帶給管道人的不僅是一道道難關,而且有一枚枚建功立業的勛章。管道人留下的一個個平凡和感人的故事,永遠銘刻在這巍巍青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