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近期陸續公布了地方財政收入數據,盡管各地收入仍有增長,但增速明顯回落。據記者統計,截至昨日,在已公布地方財政收入增速的23個省區市中,有20個一季度增速回落。
四直轄市財政收入均下降
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四直轄市增速全部回落,其中京滬財政收入增速均為個位數。北京財政收入在今年前兩月的增幅為負值,一季度雖然轉正,但增幅僅為1.6%,在已公布的省份中位列最低。北京市相關負責人解釋稱,一季度財政收入增速放緩主要受去年基數較高、政策性減收及主動進行房地產調控等因素影響。
各地一季度地方財政收入數據顯示,上海市地方財政收入同比增長6.7%,較此前30%左右的增速出現大幅回落。重慶財政收入同比增長11.3%,增速回落超過60個百分點。四直轄市中增速較快的為天津,一季度收入增長30.1%,但較去年回落也超過12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23個省份中,地方財政收入增速回落超過10%的有15個。財政部此前發布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財政收入累計29976.25億元,同比增長14.7%。而財政部24日在進行全國稅收結構分析時表示,全國稅收總收入完成25857.8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22.1個百分點,創近三年同期最低。
對于財政收入降低,財政部表示,經濟增速放緩、價格漲幅明顯回落、房地產銷售下降以及結構性減稅政策是一季度稅收收入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
非稅收收入大增
去年全國財政收入超10萬億,使得各方減稅呼聲不斷。今年兩會期間更是成為代表們的眾矢之的。去年國家實施了包括提高個稅起征點、針對小微企業的優惠稅收政策以及營業稅改增值稅在內的各項減稅政策。而一季度財政收入降低除了與經濟下滑有關外,減稅政策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稅收減少的同時,各地為增加收入,開始在非稅收收入上下工夫。根據財政部13日公布的數據,今年一季度全國非稅收入4118億元,其中,地方非稅收入3472億元,同比增加1158億元,增長50.1%。
天津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市非稅收入130億元,同比增加68.9億元,占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增加額的72.2%。
據媒體報道,江蘇某市財政局長曾直言,今年以來,稅務努力挖掘一切可能的稅源,但國地稅的增收也只有2%左右,要實現財政收入的開門紅,只有靠非稅收入來調節。江蘇省財政廳負責人也指出,稅收和非稅收結構失衡,不可避免地會衍生出亂收費、重復收費問題,值得警惕。
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院長王雍君表示,稅收和財政收入總量一直是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考核指標,在經濟回落,減稅政策實施的情況下,為了保證地方財政收入不至于下降太多,會有地方相關部門在非稅收收入上挖掘潛力。
■ 相關
西部增速超東部
已公布數據顯示,東部地方財政收入增速回落明顯,幅度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區。
一季度,廣東財政預算收入僅增長9.7%。江蘇一季度稅收收入增速較去年回落18.2個百分點。福建、浙江的財政收入增速也較去年回落超過10個百分點。
西部地區甘肅、青海等2個省份增速略有上升。一季度,甘肅省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同比增長36.24%;甘肅財政廳介紹,甘肅省加大非稅收入清繳力度,前兩個月非稅收入分別增長4.96倍、2.68倍。
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院長王雍君表示,財政收入增速與GDP增速關聯緊密,GDP每增長1%,對應財政收入增長1.8%。長期以來,我國東部地區的經濟增速高于西部地區,在回落過程中,東部地區回落速度會更明顯,財政收入回落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