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泥行業的投資沖動再被抑制。
近幾年來,政府有關部門加大了水泥行業落后產能淘汰的力度,且在2012年將基本完成淘汰落后任務,但面對'十二五'期間全國性水泥產能過剩的嚴峻形勢,國家發改委有關人士昨日(3月29日)不得不重申產能嚴控的政策,并加大對兼并重組融資的力度。
2011年水泥投資額近1500億
中國水泥協會秘書長孔祥忠昨日在中國國際水泥峰會上總結2011年中國水泥工業發展情況時直言,去年水泥投資是降速不降溫。數據顯示,在國家政策對水泥行業新建產能的嚴控下,2011年雖然投資額下降了8.29%,但全國水泥累計依舊完成了1439億的投資額。按各省市投資情況來看,由于新疆新建產能不受限制,其投資額和增速均位列首位,投資額近100億元,增速高達93%,而河北、內蒙古、安徽、湖南、河南等地投資額也均超過70億元。
投資繼續增長的同時,2011年的水泥產量從上年的18.8億噸增加到20.9億噸,同比增長11%,在會后接受采訪時,孔祥忠預測,2012年水泥產量仍會創歷史新高,并保持8%左右的增長幅度。
嚴控新建產能 鼓勵兼并重組
據了解,國家今年對水泥落后產能淘汰的力度將進一步加大,今年也下達了淘汰落后水泥及小粉磨站3.7億噸產能的指標。
數據顯示,中國新型干法水泥已經占據了絕對的地位,2011年新型干法水泥的產能已經達到了25.98億噸,但去年國內水泥實際消費量是20.85億噸,富余程度達24.6%.
'這說明我國新型干法水泥不僅能滿足建設需要,而且已經過剩了。'中國建材股份副總裁崔星太分析了2012年的需求形勢。他表示,2012年還有216條在建生產線,預計到2013年建成投產,屆時新型干法水泥將達到31.33億噸,'假設2013年需求量增長到24億噸,富余程度也將達到30.54%'。
為此,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處長劉明在大會上重申了嚴控新建產能的政策。'抑制水泥產能過快增長仍是我們的主要任務,必須嚴格控制新增水泥投資。'劉明表示,在編制重點產業生產力布局規劃時,發改委已經考慮了落后水泥產能較多的省份的實際情況,擬按水泥總量不增、徹底淘汰落后水泥、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減少污染物排放的原則,合理布局大型新型干法線。
同時,劉明認為,'兼并重組使得生產集中度得以提升。'他表示,由此將形成多個區域市場主導企業,加強了行業自律,使得水泥價值得以回歸。
'上游向骨料,下游向商品混凝土和水泥制品業兩端延伸,不但能增加產品附加值,也能大大增強企業競爭力。'劉明表示,國家鼓勵相關投資,并支持優勢企業在做強以水泥熟料主業同時的上述產業鏈延伸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