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三代石油人延續(xù)傳承,演繹華美親情接力是他們,用親情、愛情、真情,共同創(chuàng)造生命奇跡在這里,真情摯愛,詮釋出人間大愛的真諦
????在勝利油田海洋船舶中心有這樣一個幸福之家,夫妻愛崗敬業(yè),孩子健康上進,老人安享晚年。這就是油田十佳文明家庭王翠萍、吳俊亮夫婦一家。
????王翠萍是綜合服務大隊教導員,工作具體而繁瑣。過年前,是她最忙的時候,走訪每戶困難職工已成為習慣,被稱為“職工的貼心人”。吳俊亮是龍口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他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就要過年了,他還帶領大家忙碌在工地上,踏實的作風贏得了大家的尊重。家和萬事興。結婚24年來,兩人工作學習上互相幫助、互相支持、比翼雙飛。生活上相互體諒、互相包容、夫唱妻和,是鄰里街坊羨慕的一對。
????2007年,王翠萍的父親突發(fā)腦梗,這位29歲便因工傷殘疾的老司鉆全身癱瘓。年近七旬的老母親再也無力承擔家庭的沉重壓力。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他們原本平靜的生活變得雜亂無序。老人飲食、起居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讓一家人忙得團團轉。更令人頭疼的事,老人的每一次的挪動,往往需要幾個人一起努力才能完成。為了讓久病不起的老人肌肉不萎縮,經過幾個不眠之夜,吳俊亮為老人量身設計制作了一個放大尺寸類似幼兒用的“學步車”。老人在家有時會癱坐在地板上,要想把他扶起來十分困難。為此,兩口子還自制了一個輕便的起重機。在五年來的時間里,老人就是依靠這個“學步車”,堅持每天三次,每次一小時的康復訓練,雷打不動,從未間斷。他們還為老人買來了電動按摩椅,在老人每次康復訓練后為他進行按摩。天冷了,老人不能到戶外活動,王翠萍就經常將老人挪到落地窗前享受日光浴。為了讓老人提高對外界的感知能力,陪伴老人收看電視、與他語言交流也是每天必不可少的。陽光帥氣的兒子吳德松在先輩的影響下,毅然選擇了石油大學的石油專業(yè),并被保送研究生。懂事的小德松每次放假,一有時間就陪伴在姥爺身邊,為他朗讀一些石油人創(chuàng)業(yè)的故事。他在努力激活姥爺艱苦歲月模糊的記憶。協(xié)助老人康復訓練的任務也由他包了下來。在全家人的悉心照料下,原本臥床不起的老人,居然可以借助“學步車”下意識地蹣跚挪步。
????大年初一,細心的王翠萍為婆婆和母親每人從頭到腳換了一套喜慶的新衣服。為老父親穿上一身大紅的唐裝。王翠萍獨具匠心在為全家喜迎新春營造一個紅色的基調。小德松還為奶奶、姥姥每人圍上一條用獎學金買的方格圍巾。孝敬老人的優(yōu)秀品德在這個大家庭中得到了傳承。
????這一天,王翠萍難得開心地陪著老太太參加了迎新春游藝活動,瀏覽了職工美術攝影展覽。她們盡情感受著濃郁的節(jié)日氛圍。徜徉在琳瑯滿目的超市中,她們還不忘為家人帶回一份溫情。
????在吃年夜飯前,一家人照了一張全家福,畫面幸福而溫馨。然而,這紅紅火火的畫面不正預示著他們更加和諧美好的未來嗎?
????(徐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