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商們和分析師們預測,2011-2012年全球聚丙烯(PP)市場將以年均5%—6%的速度增長。發明于50多年前的PP正在繼續發現它的新用途實現新的增長,尤其是在汽車領域。汽車生產商為滿足日益嚴格的環保法規,包括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正在推進使用新的材料。PP是一種可以減少汽車重量和改善環保性能的最為普通的熱塑性塑料。
西方不亮東方亮
IHS CMAI美洲PP業務經理薩基爾表示,不過全球各個地區PP市場的增長速度大為不同。受PP價格大幅波動的影響,今年北美地區PP市場需求預計將下降0.5%,不過2012年將出現2.4%的增長。一些生產商對于北美PP市場的前景更為悲觀。北美地區主要的PP生產商英力士公司表示:“今年北美地區PP市場需求將下降3%-5%,主要是受到經濟低迷的影響。”在其它發達地區,包括西歐,也正經歷非常低的需求增長。薩基爾表示,全球其它地區的需求比較強勁。全球領先的PP生產商—北歐化工預測印度將成為2011-2012年全球PP市場需求增長最快的國家,排名第二的是中國,將增長8.2%,而非洲預計需求也將增長8.2%,不過其基數比較小。獨聯體、南美和東南亞地區需求將分別增長6.7%、6.1%和4.6%。
中國新增產能巨大
據IHS SRI公司的最新報告顯示,2011-2019年期中國將新增745萬噸/年新建聚丙烯(PP)產能。
其中:中石油寧夏公司在銀川的10萬噸/年新建PP裝置在2011年投產;中石化北海公司位于廣西北海的一套20萬噸/年新建PP裝置也在2011年投產;中石油大慶公司30萬噸/年PP裝置將在2012年建成投產;中石油呼爾浩特新建15萬噸/年PP產能將在2012年投產;中石油四川公司位于四川彭州的45萬噸/年新建PP產能將在2012年投產;中化泉州公司位于福建泉州的20萬噸/年新建PP產能將在2012年投產;浙江天圣公司位于寧波的30萬噸/年PP產能將于2013年投產;陜西延長集團位于榆林的30萬噸/年PP裝置將于2013年投產;中石化武漢分公司位于武漢的40萬噸/年PP產能將于2013年投產;中石化中原公司位于河南濮陽10萬噸/年PP產能將于2013年投產;中石化上海石化位于上海的25萬噸/年PP產能將于2014年投產;中石化湛江分公司位于廣東湛江的60萬噸/年PP產能將于2014年投產;中海煉化位于惠州的70萬噸/年PP產能將于2015年投產;中石化揚子石化位于南京的35萬噸/年PP產能將于2015年投產;陜西延長集團位于延安的25萬噸/年PP產能將于2016年投產;中石化上海石化位于漕涇的25萬噸/年PP產能將于2017年投產;中國其它生產商約225萬噸/年PP產能將于2019年投產。
并購交易導致行業排名重新洗牌
并購已經導致全球十大PP生產商的重新洗牌。巴西Braskem近來已完成了3.4億美元收購陶氏PP業務交易,從而已經超越利安德巴賽爾公司成為美國最大的PP生產商。在包括墨西哥在內的北美市場,Braskem也已經與利安德巴賽爾公司并駕齊驅;在全球市場,Braskem已經取代沙伯成為全球第四大PP生產商。Braskem在完成陶氏化學PP業務收購后,在美國的PP產能已增加至145萬噸/年,在全球的PP產能已超過400萬噸/年。而利安德巴賽爾公司在北美的PP產能(不包括公司位于墨西哥Indelpro合資企業的產能)為140.5萬噸/年。
IHS CMAI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截止2011年全球擁有聚丙烯(PP)產能6417.8萬噸/年,其中全球十大聚丙烯生產商擁有PP產能3347.1萬噸/年,占到全球PP總產能的52。13%。其中利安德巴賽爾公司以647.1萬噸/年的產能位居第一,占10.08%的份額;排名第二的是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擁有493萬噸/年產能,占7.68%;排名第三的是沙伯,擁有345.5萬噸/年,占5.38%;排名第四的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擁有303.8萬噸/年,占4.73%;排名第五的是巴西Braskem公司,擁有281.4萬噸/年,占4.38%;排名第六的是印度信任工業公司,擁有275萬噸/年,占4.28%;排名第七的是阿布扎比國際石油投資公司(IPIC),擁有274.5萬噸/年,占4.28%;排名第八的是道達爾石化公司,擁有271.5萬噸/年,占4.23%;排名第九的是埃克森美孚,擁有228萬噸/年,占3.55%;排名第十的是臺塑集團,擁有227.3萬噸/年,占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