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聽說鄭州油庫維修組組長鄭國太是個“百事通”,啥都會,不管油庫里面的機電設備哪出了故障,再難修的,經他一擺弄,手到“病”除,全好了。油庫上下都稱他“老師兒”。
????采訪“老師兒”可真不容易,因為他最多的時間都是在生產一線,在對設備的巡視或維修現場。老大的油庫,找到他時,他正肩挎修理包在油庫發油泵棚維修設備。這不,炎炎夏日,36度的高溫下,他正兩手油污拿著扳手在吃力地為乙醇卸車轉子泵緊固螺絲,為平板閘閥更換密封墊片……
????“鄭師傅忙著哩?”“氣溫高了,設備螺絲有些松,要不緊緊,就會出現滲油”, 鄭師傅見有人過來搭訕,邊干手中的活邊回答。
????一
????鄭師傅從事油庫設備維修工作30多年。一人持有車、鉗、泵、閥、流量表、電氣焊等企業自行考核通過的6項專業維修技師證書,國家電焊、氣焊操作證書。他多次評為公司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多年來,他信奉“技術上精益求精、思想上敢于創新”,帶領維修組,出色地完成了油庫所有收發存等設備的維護和檢修任務,保障了設備的安全運轉和油庫的高效運營。
????近年來,隨著油庫收發存的不斷加大,吞吐量的日益提高,設備維修在技術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一些設備隱蔽性區塊、斷塊、零星小塊導致識別難度加大,如果認識和技術不到位,勢必影響油庫滿負荷的運轉效果。因此,必須掌握過硬的時代維修新技術才能更好地維護油庫運轉需求。
????為了把一硬功夫扎實的掌握好,只有初中文化的鄭師傅,一有空就“見縫插針”給自己充電,自學了機械原理、電學、自動化管理等專業書籍。油庫每新增一種設備,他都將說明書翻個夠,直到弄通原理。鄭師傅不但自己在學習新技術上肯學善鉆,同樣也帶領隊員去學,加上早些年,他熟練掌握的車工、鉗工、焊工等技術,以及流量表維修、閥門維修、油泵維修等技能,一股腦全教,并在短時間內,使隊員很快都成了油庫維修方面上的多面手。
????二
????鄭師傅時時處處起著模范帶頭作用。近幾年,隨著油庫各種設備的不斷改造升級,新增了不少設備,當前僅在用的大小閥門就有上千個,各種油泵、水泵近百臺,各種壓力表、流量表上百塊,而他的維修組由原來的十多人反而減少到現在的4個人,維修任務十分繁重。不論哪個設備出了故障,不論白天或深夜,酷暑與風雪雨天,他都及時趕到現場檢查搶修,及時排除故障。
????據他的同事講,鄭師傅很少休節假日。一次,在一個寒冬的周末里,鄭師傅感冒發燒在家休養,他接到油庫調度值班員的通知,輕油泵房一號流程泵工作中發生漏油故障,鐵路龍車待卸,需立即檢修。他聞訊立即趕到現場排查故障原因,發現是機械密封損壞。他不顧發燒、頭痛,組織維修人員加班搶修,大冷的天,他穿的絨衣都沁透了汗,為了不影響卸車,他硬是撐著,親自給泵換上了新的機械密封,將泵重新裝好才疲憊的離開油庫。為此,在油庫里就流傳起這樣一個順口溜:“設備壞,找國太,大小故障不懈怠,老師兒到場故障排,維修技術不簡單,百事通的雅號不虛傳”。
????三
????鄭師傅是個節約能手,修舊利廢是他的優點。30多年來,他撿拾廢舊零配件,修舊利廢,不知為企業節約了多少開支。油庫每次設備更新,拆下來將要報廢的舊閥門、舊的管材、舊的流量表、舊的油泵,他都將里邊易損件拆下,備用維修其他同類設備。僅流量表腰輪、閥門軸承套、油泵機械密封等配件每個買新的都要上百元甚至上千元,可以說經他加工重新利用的不計其數。就拿法蘭盤石棉墊,可以說是油庫使用最多的易損件,市場上都有裁剪好的不同規格的現成品,而他總是要求買整張的石棉板自己裁剪,而且每次裁剪都是堅持大的套小的,連邊角都利用上了,基本上沒有浪費。諸如油罐維修后,封道門,施工方都是用整張的石棉板,而他要求維修人員必須裁剪,將省下來的石棉板用在其他法蘭墊上,以便節約。
????對此,也曾有不少人對他的做法不理解,說省下的錢又裝不到自己兜里一分,圖什么?他總是說:“我是一名黨員,不圖報酬,再說,有的東西不用了它就是廢品,能再利用就能為企業節省一點開支。”多么樸實的回答,這就是一個普通技工的心聲,更是一位普通共產黨員的內心追求。
????(王國軒 程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