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和11月初石油市場氣氛受到了歐元區債務危機影響,盡管最終基本面也對市場有所作用。10月份基準原油期貨呈現相反的趨勢,WTI堅挺上揚而布倫特原油期貨趨勢減緩。本報告截稿時,布倫特原油沒有約114美元,而WTI每桶約96美元。
鑒于第三季度美國、中國和日本需求低于預期,國際能源署將2011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量下調了7萬桶,對2012年日均需求量下調2萬桶。柴油對需求增長起到很大的推進作用。預計全球2011年日均石油需求8920萬桶,年同比增長90萬桶;預計2012年日均需求9050萬桶,年同比增長130萬桶。
受非歐佩克產量增加影響,10月份全球石油日均供應量8930萬桶,環比增長100萬桶。歐佩克供應量遠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年同比也有相應的增長。2011年非歐佩克供應量日均增長約10萬桶,美國增長強勁,2012年全球日供應量年比增長約110萬桶。
由于沙特阿拉伯、利比亞和安哥拉產量增加,部分抵消了其他歐佩克成員國產量減少。10月份歐佩克原油供應量日均3001萬桶,比修正過的9月份日均增長9.5萬桶。預計2011年市場對歐佩克原油產量和庫存變化要求日均為3050萬桶,與上次報告一致。非歐佩克供應量增長,導致國際能源署將2012年對歐佩克原油日需求量下調20萬桶,認為2012年市場對歐佩克原油產量和庫存變化要求日均為3040萬桶。
由于原油庫存下降加之中質餾分油和燃料油庫存小幅下降,9月份經合組織商業庫存26.84億桶,比8月份減少1180萬桶,相當于57.9天的需求量。2004年以來,經合組織庫存水平首次連續3個月低于五年平均水平。基本數據顯示10月份經合組織陸上商業庫存減少3430萬桶。
由于計劃性和非計劃性停工,季節性檢修增加,9月份全球煉油廠原油加工量大幅度下降。煉油廠大范圍故障以及亞洲新增能力開工延遲,2011年第三季度全球煉油廠運轉率日均7550萬桶,降低了3萬桶。預計第四季度日均7510萬桶,比上次報告下調了26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