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在山東濰焦集團迎來40華誕之際,140噸/小時干熄焦項目也成功投產。該項目的建成,將清潔生產、資源循環利用、廢棄物高效利用和可持續發展融為一體,大大提高了濰焦集團的資源綜合利用水平。目前,山東濰焦集團已形成了以焦炭產品為依托,沿煤焦油深加工、粗苯深加工、煤氣綜合利用三條線向精細化工方向延伸發展的煤化工產業集群。
焦炭生產是濰焦集團賴以起家的傳統產業,濕熄焦生產工藝技術在這里已經沿用了40年。濰焦集團在近幾年的快速發展中認識到,傳統經濟資源的利用是粗放和一次性的,且對生態環境污染嚴重。為實現資源的統籌利用,濰焦集團深化循環經濟發展戰略,著力打造焦化生產、煤氣綜合利用、精細化工產品生產三大板塊,構建循環經濟生態鏈。從濕熄焦生產到干熄焦生產,在生產工藝技術升級的背后,是濰焦集團在發展理念上的與時俱進。這一變化給企業效益和周邊環境帶來的影響十分巨大。
從環境效益上看,采用干法熄焦避免了大氣污染和熄焦廢水的產生,極大地減少了各類污染物的排放量,凈化了空氣環境;從經濟效益上看,干法熄焦避免了熾熱焦炭中大量的能源浪費,將濕熄焦浪費的熱能轉化為蒸汽和電能,降低了能耗,年可節約標準煤4.18萬噸,僅發電就達1億千瓦時,基本保證了焦化廠的用電負荷。同時,干熄焦避免了濕熄焦急劇冷卻對焦炭結構的不利影響,焦炭的機械強度、耐磨性、真比重都有所提高,達到大高爐專用焦的質量要求,大大提高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由于技術原因,國內許多煤焦油加工企業不再對瀝青進行加工,瀝青價格常常低于原料焦油,導致企業效益不佳甚至虧損。濰焦集團通過改進瀝青生產工藝,生產的改質瀝青品質優良,并可以依據國內國際市場的瀝青價格及市場需求隨時調整產品結構,實現了利潤的最大化。改質瀝青只是濰焦集團精細化工產業板塊中眾多產品的一種,也是他們實現從粗放向集約發展轉型的一個縮影。
煤焦油是煉焦生產的化工產品,經過深加工后可生產400多種產品,但由于傳統的煤焦油加工工藝中瀝青產品比例超過一半,影響了煤焦油加工企業的效益,致使大量的煤焦油作為炭黑原料油燒掉。為實現從煉焦產業向煤化工產業轉型,2005年8月,濰焦集團與世界500強企業日本JFE所屬化工株式會社正式簽約,合資建設能將瀝青產品比例壓縮到25%以內的年產30萬噸煤焦油深加工項目。經過一年建設,該項目順利投產。之后濰焦集團又不斷改進工藝技術,使項目加工能力達到50萬噸/年,一舉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套生產裝置。這套裝置能夠充分利用山東省內充足的煤焦油資源,生產輕油、脫酚酚油、改質瀝青等煤化工系列產品,成為濰焦集團從煉焦到煤化工轉型的又一成功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