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涂料行業競爭很激烈,未來涂料行業發展向好。面對這樣的形勢,涂料產業該如何進行企業定位,如何制定未來的發展目標以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或許可以從我國涂料三大主要產區發展的現狀中窺見一斑。
珠三角地區:走自己的路,創自己的品牌
珠三角涂料企業多是合資或者私營的,規模較小,因此,過去這些企業多數盲目生產與擴張,片面追求速度,急功近利,忽視了對人才和企業文化的培養。
而現在,珠三角涂料企業在面對競爭對手的產品與自己日益同質化的現狀時,不再盲目以擴大生產、降低價格的方法來競爭,而是對產品的質量不斷進行優化、提高,最終使產品的檔次和技術含量上有了質的飛躍,也逐漸樹立起了自己的品牌。
在珠三角地區,許多過去以單一建筑涂料為主的企業,近年來也積極向家居涂料、木器漆涂料轉型。雖然金融危機使得家具、櫥柜等行業出口額減少,但強大的內需市場仍然使得家具等行業的銷量有所增長。依托行業優勢,完善自身產業結構,正是許多珠三角涂料企業選擇的發展之路。
現在,很多有實力的大企業已經加快了其擴張的步伐,更有些企業管理者把目光直接盯在了收購、并購方面。或許以后珠三角的涂料企業在政策支持上的優勢并不大,但珠三角完善的配套設施、特有的人文環境和企業扎根已久的文化沉淀,會讓珠三角涂料企業經過短時間的調整整合之后變得更加茁壯。
長三角地區:全面開拓市場,積極并購聯合
近年來,長三角的涂料市場一直呈現良性發展態勢,其市場占有率逐年穩步提高。除去原來就具備一定基礎的汽車涂料和工業涂料,長三角地區在建筑涂料市場也取得了較大的突破。
在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復蘇之時,國內企業以上下游生產要素優化整合為目的的縱向并購交易明顯活躍,同比增長近2.3倍,有利于行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橫向并購也同比增長近94%。涂料業作為建筑業的一個配套行業,長三角地區的涂料行業近幾年出現了多起并購重組的案例。國內企業不斷引進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及資本,國外企業利用國內優秀品牌的網絡渠道去發展。從并購聯合企業的經銷商角度來看,這種并購產生了不少積極作用,因為經銷商的產品質量更有保證,他們代理的品牌實力更強,產品種類更豐富。
環渤海地區:依托既有優勢,打好服務牌
從涂料的生產和應用的水平來說,華北地區是中國涂料生產和應用的發源地。石家莊金魚、天津燈塔等都是有近百年歷史的老牌民族企業,有雄厚的科研和生產實力。改革開放后,在外資和南方民營涂料企業的沖擊下,這些老牌企業迷茫過、彷徨過,但最終他們進行了體制改革并銳意進取,使企業重新煥發了生機。同時,華北地區一些民營企業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發展壯大起來。
作為國家重點支持的環渤海經濟區,經濟潛力很大,北京奧運工程、河北曹妃甸配套工業區的建設也給華北地區涂料行業的發展創造了非常好的發展機遇。目前華北涂料企業的銷售量在華北市場所占的份額不足50%,巨大的市場容量給華北市場涂料企業發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間。
隨著社會的進步,市場化分工越來越專業和細分,為客戶提供更專業的服務是企業制勝的關鍵。作為半成品的涂料,為客戶提供一步到位的整體涂裝解決方案是企業占得先機的基礎。華北地區的涂料企業應充分利用地域優勢,對區域內的重點工程,根據氣候、日照、地理環境等方面從工程設計階段入手,提出更具競爭性的方案。有條件的企業可以考慮在施工前、施工中跟蹤服務,采用駐廠員、施工工藝顧問、助銷員等形式甚至直接承接客戶的涂裝工作,以達到客戶的專業化要求,增強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力,以服務制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