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國石油天然氣巨頭——道達爾公司斥資13億美元收購了美國著名太陽能電池組件企業SUNPOWER的60%股份,比當時SUNPOWER的實際股價要高出40%左右,同時還將提供10億美元作為其信貸支持。業內人士認為,傳統石化巨頭介入新能源業務,雖為增加在可再生能源市場中的砝碼,但從長期來看也是行業必然趨勢。英國BP公司早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就與與中國電池生產商晶澳集團進行合作,只是由于金融危機重創了石化行業致使對新能源投資減速,而這些新能源公司卻在2009年之后快速抓住需求、擴大了生產,體現了巨大的業務互補性。
不過,今年4月以來,由于歐洲補貼政策變化以及政策的不確定性,現貨市場多晶硅和硅片價格均下跌了40%、組件價格下跌27%,眾多太陽能企業開工率一度跌至50%以下。尚德控股、保利協鑫等公司高層也在不同場合提到,未來的競爭,很有可能就是大型能源巨頭和中國技術型企業之間的比拼。
分析人士認為,近期光伏組件、多晶硅、硅片等產品的價格在劇烈下跌,企業的市值都在下滑,企業的價值不能被正常反映。因此如果某些石化企業希望趁著低價來購買某個太陽能企業,雙方還能一拍即合的話,對于大公司而言,顯然是最劃算的。新能源公司的董事長及其高管們既懂行業技術,又會投身于市場開拓,而傳統石化巨頭并不缺乏資金,兩者結合可能是未來行業發展的一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