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首個合成橡膠項目福橡合成橡膠項目540畝的工地上,建設者們加班加點進行單機聯動試車調研,向5月份投料試產這一節點全力沖刺。“項目通過對接聯合石化丁二烯、苯等原料產品,生產填補省內產業空白的順丁橡膠和丁苯橡膠,為福建省輪胎、鞋業等優勢制造業提供豐富原料。”福建福橡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吳宏說,10萬噸/年丁苯橡膠和5萬噸/年順丁橡膠的主體裝置已安裝完成,即將投料生產,年銷售收入可達30億元。
福橡合成橡膠項目,是兩大國企合作的成果。事實上,泉州石化產業一直備受國企尤其是央企的青睞。在項目開發建設風起云涌的泉港,由中石化、中國水電、中交、中建、中平能化、福建能源、北大方正等央企、地方大型國企組成的“國家隊”,去年攜205億元“大單”大規模進軍石化產業,為“千億石化產業基地”征程新添了動力十足的“馬達”。其中,中石化計劃投資100億元,在現有福建煉油乙烯一體化項目產能基礎上實施乙烯改造拓建項目,形成1600萬噸/年煉油和100萬噸/年乙烯產能。亞洲最大尼龍66切片生產商中平能化通過資產重組,計劃3年內,在泉港創建年產4.5萬噸尼龍66鹽項目和4萬噸尼龍66切片項目的生產基地。
“從石化制造業到港口物流等石化配套服務業,再到公共基礎設施,大型央企、國企多領域地投資泉港,顯示出這些在經濟舞臺上擁有重要話語權的行業巨頭,對泉港中長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也有力印證了泉港已從打基礎、上規模向國家級石化產業基地跨越。”泉港石化工業區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忠注意到此現象后總結說。
比鄰泉港的惠安泉惠石化園區,中化集團建設的泉州1200萬噸/年煉油項目5月將正式投建,計劃2013年底投產,預計年銷售收入達514億元,噸油凈利潤達到國內煉化先進水平,每年能實現稅收115億元。對中化集團來說,這個項目正是在海西找到的新突破,是中化集團果斷介入石油煉化業、完善中化產業鏈的關鍵所在。去年,泉州又與中化集團簽訂了中化泉州煉油乙烯等石化系列項目,總投資600億元,主要建設1200萬噸/年煉油項目及100萬噸/年乙烯和70萬噸/年芳烴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