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下半年以來,我國磷肥行情回暖,價格明顯回升,產量產能同比增加,但由于原材料漲價明顯,大型磷肥企業仍薄利運行。業界專家在上周召開的磷銨、硫黃重點企業座談會上指出,磷肥企業在保證國內供應的同時,應抓住企業產能產量提高、國內市場供應充足、國際磷肥價格走高的出口良機,向外突破緩解企業的成本壓力。
產能產量出口全面增長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內將新增磷酸二銨(DPA)產能230萬噸,到今年底將達到1500萬噸,磷酸一銨(MAP)產能也將有大幅提高。中國磷肥工業協會理事長武希彥指出,今年磷肥增產主要是受出口拉動、產能增加等因素影響,尤其DAP增產是推動高濃度磷復肥產量增長的主要因素。
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磷肥累計產量1055萬噸(折P2O5),同比增長20.2%。磷肥協會統計范圍內的高濃度磷復肥產量721萬噸,同比增長11.7%;DAP累計產量766萬噸,同比增長15.7%;MAP累計產量521萬噸,同比增長18.1%;三元復混肥累計產量1956萬噸,同比增長5.7%。
出口方面,今年國家延長了磷肥淡季出口期,并下調淡季關稅到7%,由于國際市場需求強勁,價格走高,出口形勢較好。前8個月,出口226.4萬噸DAP和45.5萬噸MAP,同比分別增長71.8%和19.3%;共出口各種磷復肥167.0萬噸(折P2O5),同比增長93%。
今年,磷復肥行業的經濟效益也有所好轉。在國家統計局近期統計的1615家磷復肥生產企業中,虧損企業為251家,同比下降14%;虧損額6.3億元,同比減少69.6%;全行業實現利潤88億元,同比增長125.3%。
成本飆升企業盈利有限
近年來,水、煤、電、天然氣等價格上升趨勢明顯,尤其是下半年以來,硫黃、合成氨價格比去年有較大漲幅,造成磷復肥生產成本直線上升。中國硫酸工業協會理事長齊焉介紹,7月中下旬以來,硫黃價格快速上漲,目前外盤報價直逼200美元/噸,國內價格也隨之上漲到1500元/噸。齊焉認為,我國硫黃港口庫存較大,約為220萬噸左右,本輪硫黃漲價的人為炒作成分很大,但也有國際貨源偏緊、磷銨漲價、新的鎳項目投產等因素,四季度硫黃價格仍有上行壓力,生產商和貿易商可以聯合采購以穩定價格。
另外,近期由于停工限產嚴重,我國合成氨價格也不斷上漲。湖北云貴主要企業到廠價均超過3200元/噸,貴州部分地區已經達到3500元/噸,華東部分地區逼近4000元/噸,且貨源偏緊。由于磷銨的生產成本大幅上升,磷復肥價格也隨之上漲。
武希彥認為,今年以來,在國內市場的成本推動及出口拉動下,磷銨價格同比有較大增長,主要是因為去年磷肥市場極度低迷,成本嚴重倒掛所致。據了解,目前磷肥全行業的銷售利潤率為4.9%,仍屬保本微利運行。
云南一位磷肥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大型磷肥生產商多為國有企業,擔負著穩定農資價格的責任,在9月份國內市場進入秋季備肥階段,重點大型磷銨企業主動實行價格自律,控制DAP出廠價格,同時增加生產滿足供應,對利潤率有一定的影響。另有企業坦言,2008年由于硫黃價格跳水,很多磷肥企業虧損嚴重,目前磷肥業只能說是剛有起色,談不上大幅盈利。
國內供應足對策是出口
磷肥協會對磷復肥行業的運行形勢預測指出,今年全國磷肥產量將達到1450萬噸(折P2O5)。其中,高濃度磷復肥產量將占75%以上,DAP實物量將超過1150萬噸,達到歷史最好水平。按照農業部門的測算,我國每年需要磷肥1100萬噸(折P2O5)。按照目前的磷肥出口量、生產開工率、年底儲備量和明年新增磷肥產量計算,磷復肥今秋明春的供應充足,不僅能保持我國農業穩定生產,而且產能過剩的現狀不會改變。
針對目前國內磷肥總體供大于求的現狀,齊焉分析說,我國近兩年來磷肥產能增幅較大,而由于自然災害導致糧食減產以及金融危機之后的需求復蘇,預計明年全球化肥需求仍將增加,屆時將是我國磷肥出口的良機。對此,磷肥企業表示,將在協會的引領下進一步加強行業自律,穩定國內磷肥價格;進一步讓利于農民,在保證國內農業穩定的同時積極擴大出口。
從10月16日起,磷肥出口已開始執行淡季關稅。就目前的情況看,港口運輸情況比較緊張,部分國外買家也利用我國企業在淡季急于出貨的心理討價還價。對此,磷肥企業希望國家進一步下調出口關稅,延長低關稅時間,為企業在保證國內市場供應的前提下增加出口創造有利的條件。由于目前國際磷肥價格仍比國內市場明顯偏高,企業通過增加出口可以緩解成本上漲的壓力,在消化高價庫存的同時,也能夠穩定國內市場的磷肥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