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0攝氏度的熱浪席卷下,上海電網用電負荷創下歷史新高。而發電廠的全力以赴,又帶動了低迷多月的沿海煤炭運價開始上漲。秦皇島至上海航線的運價指數,上周環比微弱上升1.2%。預計本周走勢基本平穩,既不會大漲,也不會大跌。
本月12日創下用電歷史新高
上海上周持續高溫酷暑,13日13:38,徐家匯實測氣溫達40℃。上海電網用電負荷因此一路飆升,繼8月3日創下2584萬千瓦歷史新高后,12日又創下2621.2萬千瓦的新紀錄,同比增長10.14%。盡管上海市電力公司緊急實施錯避峰預案進行限電,與7家單位商定于13日讓電停產,但是隨著氣溫一再升高,13日上海電網最高負荷依然達到2585萬千瓦的高位。
江蘇、浙江、安徽、福建電網與上海一樣,目前均為高負荷運行。據國家發改委發布,全國8月12日發電量達到139.32億千瓦時,創出歷史新高,較去年夏季峰值高出14.2%。當日,上海、湖南、四川、重慶電網用電負荷均創出新高;江蘇、浙江、安徽、云南、廣東、上海等地實施了錯峰用電和少量拉閘限電,主要是壓減高耗能、高排放企業及其他工業用電。
上海電網今年需要同時保證世博園區和居民用電的雙正常,已經盡最大努力維持電網運行穩定,包括從江蘇、浙江、安徽、福建電網以及華東電網公司調峰電廠獲得外援。
電廠煤炭庫存消耗加快
據秦皇島煤炭網顯示,從7月31日至8月6日,浙電、上電和粵電等重點發電集團的電廠煤炭庫存,在一周之內出現小幅下降,三大電廠分別下降了3.98%、8.7%和1.82%。日耗量方面,除華能集團電廠保持平穩,其余發電集團的電廠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浙電、上電、大唐日耗上升幅度較大,分別為15.82%、21.4%和18.72%,粵電和國電集團電廠日耗上升了3.63%、2.58%,升幅較小。據截至8月6日的數據,重點發電集團電廠存煤天數最多的仍是浙電,為25天左右,其次是國電,為20天。上電集團電廠存煤天數變化最大,盡管那時候尚未遭遇40攝氏度的高溫,但是已經環比減少了5天,為18天。
用電增長拉動煤炭運價回升
在連日熱浪和發電高負荷的帶動下,自4月下旬開始下跌的煤炭運價上周終于開始回升。據上海航運交易所截至8月11日的數據,煤炭運價指數報收1230.46點,環比微漲0.6%,其中,秦皇島至廣州、寧波航線運價指數繼續下跌,分別報收1370.82點、1047.07點;但是秦皇島至上海航線運價指數則上漲1.2%,報于1382.85點。
航運專家吳明華認為,氣溫對沿海煤炭運價的影響力,本周不會過于強大,畢竟現有運價已經屬于高點、高位運行。從總體上看,電廠及其他企業對煤炭的需求都比較平穩,運價既缺乏繼續上漲的動力,也不會突然大跌。預計四季度又將有一波較為明顯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