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昆鋼集團旗下云南鈦業股份有限公司祿豐土官2萬噸/年鈦材加工基地7月1日的建成投產,由昆鋼集團和云南冶金集團聯手打造的全國最大鈦產業集群在云南初具雛形。
據了解,云南是我國鈦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且鈦礦具有儲量大、品位高、分選性能好等優點。昆鋼集團2008年4月成功軋制出中國第一卷冷軋鈦卷,成為國內唯一擁有從熱軋至冷軋退火鈦帶卷全流程生產工藝技術的廠家,2009年4月,又投資 5.9億元在楚雄州祿豐縣開始建設年產2萬噸鈦材加工項目。
云南冶金集團新立有色金屬有限公司于2007年11月投資40億元,引進德國和烏克蘭先進的鈦冶煉技術,在祿豐建設6萬噸/年鈦白粉項目和1萬噸/年海綿鈦項目,預計將于明年3月竣工投產。
經過云冶、昆鋼兩大集團聯手打造,云南正逐步形成從鈦礦開采、鈦精礦、鈦渣冶煉、鈦白粉、海綿鈦到鈦錠、鈦坯、鈦卷、鈦軋材的完整的鈦產業鏈,形成全國最大的鈦產業集群。據悉,云南冶金集團目前旗下擁有馳宏鋅鍺(600497)和云鋁股份(000807)兩家上市公司,昆鋼集團則正通過資產重組入主ST馬龍(600792)。
上半年全國最大的海綿鈦廠商遵義鈦業兩次上調海綿鈦售價,5月初該公司各品級海綿鈦普遍上漲5000元/噸,其中一級海綿鈦自6.6萬元調升至7.1萬元。
不久前召開的2010年中國鈦工業年會上,與會人士一致認為未來1-2年鈦產品價格會趨于改善,盡管未來1-2年國內鈦行業產能仍有擴張,但受國內外需求的回暖帶動,預計產能利用率將緩慢回升,鈦產品價格也將有所回升。
東方證券分析師王駿飛認為,進入2010年,國際航空業復蘇態勢明顯,從全球來看,航空用鈦占鈦需求半壁江山,且航空原材料的備貨一般提前6-18個月,全球鈦行業有望走出低谷,回暖復蘇。另外,受全球經濟復蘇帶動,民用鈦需求,包括化工、冶金、電力、制鹽等也有望企穩回升,推動鈦行業的復蘇。中國的大飛機計劃、嫦娥工程、軌道站計劃、核電站計劃、海洋工程以及中國持續發展的國民經濟,都對鈦及其合金材提出了更高質量、更大數量的要求。
據近日出臺的我國鈦工業“十二五”規劃顯示,“十二五”期間行業主要目標是:控制海綿鈦和鈦錠產能擴張;提高鈦產業集中度,形成3-5家世界級的大企業;推進鈦產業節能減排,全流程海綿鈦能源單耗降到26000kwh/t;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實現鈦及其合金大型鍛件、型材、擠壓管材、鈦帶和鈦焊管的國產化,力爭實現海綿鈦和鈦加工材出口率達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