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商務部可能將多晶硅行業列入高耗能、高污染行業“黑名單”的傳聞,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表示,商務部將對名單中的行業限制出口,但我國多晶硅出口很少,對企業影響不大。他同時認為,這對行業發展是一種警示。
孟憲淦參加了商務部于5月18日和24日組織的兩次征求意見的會議,據他透露,在18日的會議中,商務部原本是打算將光伏行業同鋼鐵、有色、建材、化工等一并列入“兩高”名單,以落實國務院節能減排的政策。但業內專家普遍認為,光伏行業只有前端的多晶硅生產環節能耗較高,光伏整個產業列入“兩高”名單是不適合的。
他指出,多晶硅制造環節的綜合能耗每公斤200度電,高于電解鋁的單位能耗,但我國多晶硅產量并不高,總耗電量也不大。以2009年為例,全年國內生產多晶硅2萬噸,照此計算,總共消耗了40億度電,而全年發電總量為3.6萬億度電,多晶硅生產的消耗占總發電量不到千分之一,而制造太陽能電池環節的耗能更少。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也認為,光看單位能耗也不盡合理,還應該考慮同樣的能耗在不同產品中創造的價值。一家多晶硅企業的負責人也表示,相對于電解鋁、鋼鐵行業來說,多晶硅萬元GDP能耗要低得多。
5月24日的會議上,商務部不再提將光伏列入“兩高”名單,而僅將多晶硅列入。孟憲淦表示,商務部將對名單中的行業限制出口,但對國內多晶硅企業影響不大。“我國多晶硅價格比國際高,而質量不如國際的水平好。今年海關統計,每月我國進口多晶硅1000公斤以上,價格47-48美元/公斤左右,而國內都在50美元/公斤以上。因而雖然多晶硅被列入‘兩高’名單,但沒有實質的影響。”孟憲淦同時認為,這對多晶硅行業的發展是一個警示,即光伏和多晶硅產業的發展中要注意節能和降耗,否則產業將不能得到很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