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玻A(000012)在宜昌舉行多晶硅市場分析及科技發展座談會和多晶硅一期項目達產達標通報會議。與會的有工信部、有色金屬協會硅業分會以及有研硅股(600206,股吧)等二十多家多晶硅企業、眾多機構投資者和媒體。
經此次調研,我們獲悉,南玻多晶硅產品將實現設計產能,其可年產1500噸多晶硅。而按照南玻的數據,其多晶硅綜合生產成本已經降到與國外公司生產成本非常接近的水平。此外,我們還了解到,南玻正醞釀將在合適的時機快速擴產。
而我們預計南玻2010-2012年的EPS(每股收益)分別為0.47元、0.6元、0.78元。并維持對其“推薦”的投資評級(編注:國泰君安預計南玻2010-2011年EPS為0.54元、0.71元,而本輪地產調控將影響其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浮法玻璃盈利,這是其最大潛在的風險,目前這部分影響尚未充分顯現,但考慮其建筑節能可能受政策扶持以及其太陽能產業鏈的完善,故仍維持對其“增持”的投資評級,目標價15元)。
多晶硅項目完全達產
我們獲悉,南玻多晶硅項目實現設計產能,可在宜昌年產1500噸多晶硅。南玻2008年年底開始投產多晶硅,至今年4月份,已實現月產多晶硅123噸,完全達到設計產能。
而經工信部專用材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其多晶硅產品質量達到GB/T12963-2009國家標準中的電子二級水平。這是截至目前,我國量產多晶硅產品經過國家權威檢測機構檢測到的最高質量水平。目前南玻電子級產品比例已達50%以上。
據南玻公布的數據,在月產123噸的產量下,其綜合生產成本已經降到38美元/公斤以下,與國外公司宣稱的30-35美元/公斤的生產成本已經非常接近。
南玻認為這條多晶硅生產線是國內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全閉環生產,不僅完全實現了生產過程中排放的SiCl4(四氯硅烷)的回收利用(轉化率20%以上),而且通過CDI基數,將還原、氫化及合成工序產生的尾氣氯硅烷、氯化氫和氫氣回收分離,回收率分別達到100%、99.5%和99.5%,而回收的SiCl4還經過氫化合成了白炭黑等副產品。正是這一系列綜合措施才促使了南玻高純多晶硅的綜合生產成本較低。而基于這種較低的綜合生產成本,才使南玻在規模偏小而國內多晶硅同行普遍倍感壓力巨大的同時實現了這條生產線的盈利。
正在醞釀擴產計劃
雖然南玻單線產品生產質量和成本在全國已名列前茅,但是畢竟該線規模偏小。這種小規模部分抵消了其生產線品質優良、運營效率高的優勢。
以國內最大的徐州中能為例,該企業憑借18000噸的多晶硅年產能,號稱將生產成本下降到了34美元/公斤。
因此擴產成為南玻進一步提高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的不二選擇。因此無論是多晶硅原料生產、硅片、電池片,還是太陽能玻璃生產計劃都在醞釀之中。
但是基于目前多晶硅行業產能仍然存在過剩的傾向,南玻的下一步擴張將視市場競爭的情況適時啟動。
在多晶硅生產這個環節,南玻已啟動了這條生產線的技改擴建工作,預計明年上半年這條生產線的規模就將達到2000噸/年的生產能力。而二線的生產建設也在規劃之中,按照南玻的披露,適時啟動的二線建設將使其多晶硅的產能達到8000噸/年的水平。
目前南玻整個產業鏈上還缺少的一個環節就是多晶硅切片,隨著可能于5月底試生產的多晶硅切片生產的正常運行,其將形成完整的從工業硅粉到多晶硅電池片組件的產業鏈布局。南玻計劃多晶硅切片的產能今年6月達產100MW,明年上半年達產100MW。相對遠期達到500MW的生產能力。
目前南玻東莞基地的電池片生產能力為100MW,到明年上半年將形成200MW的電池片生產能力。
目前南玻用于太陽能電池片的超白壓延玻璃生產產能達到1200平方米,生產線為2條250噸生產線。南玻已規劃再上一條一窯四線的日熔量為1000噸的超白壓延玻璃生產線,如果該生產線投產,南玻超白壓延產能將超過目前位居全球第一的旭硝子,占據全球超白壓延玻璃市場25%以上的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