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國際經濟貿易研究院院長霍建國18日在“金融危機與經濟復蘇”研討會后接受記者采訪時稱,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對我國外貿的影響比較嚴重。在5-6月,以及第三季度反應會比較明顯,我國對歐出口增速可能會下降6%-7%。
霍建國認為,危機對出口的影響主要來自于對歐元穩定的影響。
今年以來,人民幣對歐元的累計升值14.5%。歐盟作為我國最主要的出口市場、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之一,在5個月中貨幣升值了14.5%,會給中國的出口商造成巨大的成本壓力,也會對貿易政策的調整產生影響。
“4月份,我國對歐出口的增速還維持在25%,但這種反應可能會比較滯后。在5-6月,特別是三季度反應會比較明顯,有可能會下降6-7個點。”霍建國指出,受到影響的出口企業可能主要是機電類企業,因為出口商品中,機電產品占比一半以上。
除了匯率因素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還認為,受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的影響,金融市場和股票市場波動比較大,會對市場信心造成比較大的影響,進而會延緩全球經濟復蘇的進程。由于歐洲整體的經濟情況會受到主權債務危機的拖累,歐盟作為中國最大出口市場,形勢也會受到影響,從而影響我國出口。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秘書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18日在研討會上則表示,今年中國的貿易順差不會超過500億美元。
今年1-4月累計順差161億,同比下降近8成,而去年同期是752億。姚堅表示,今年的貿易順差會在前年2900億、去年1900億的基礎上大幅下降,中國的國際收支狀況會有所改善。
此外,魏建國還表示,中國對東盟、俄羅斯、印度等新興市場出口增長迅速,總體增速高于對歐盟、美國和日本等發達經濟體的出口。未來將是中國和發展中國家經貿合作最好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