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1月21日宣布,西氣東輸二線西段全面正式投入運營,來自中亞的天然氣在此后3天內到達北京。不過,這條主氣源來自土庫曼斯坦的管線的氣價卻遠遠高于國內氣價。
據了解,西氣東輸二線與中亞天然氣管道聯為一體,主供氣源來自土庫曼斯坦,補充氣源來自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按照西氣東輸二線與國際油價掛鉤的定價公式,當國際石油價格為80美元/桶時,天然氣在霍爾果斯的邊境完稅價格為 2.20元/立方米。按照西氣東輸二線全線平均管輸費1.08元/立方米計算,城市門站平均價格將達到3.28元/立方米。
進口天然氣價格遠遠高于國產天然氣價格。西氣東輸一線天然氣主要由新疆塔里木氣田供給,入網價格為0.522元/立方米。陜京一、二線主要由長慶氣田供給,供氣價格為0.681元/立方米。加上管輸線費用,以北京為例,終端用氣價格為2.05元/立方米。而中亞氣源加上0.7元至0.8元的管網費,到北京門站就要2.9元/立方米至3元/立方米,即終端用氣價格要低于供氣價格。
盡管進口天然氣價格大大高于國內,但由于我國近年來對天然氣的需求增長較快,國內氣田開采難度大,國家不得不從國外進口。
亞化咨詢的統計數據顯示,從2000年到2008年,中國的天然氣消費量年均增長率近 16%,同期產量的年均增長率約13%。
雖然我國天然氣遠景儲量較高,達到37.37萬億立方米,但探明儲量相對較小,2008年我國天然氣探明儲量僅2.5萬億立方米左右。與此同時,我國天然氣資源開發難度相對較大。我國天然氣資源中伴生氣儲量占總儲量比重高,為20.1%,利用率低。
目前,我國天然氣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占比不足4%,遠低于世界平均的24%。專家估計,隨著城市化率水平的提高,我國天然氣消費快速增長的勢頭將持續到2030年左右。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09》預計,到2010 年、2015年、2020年,我國天然氣的供需缺口將分別達到200億立方米、600億立方米和1000億立方米左右,凈進口量比重將達到2010年的 20%,再擴大到2015年、2020年的30%和40%。
在近日召開的首屆煤制合成天然氣(SNG)技術經濟研討會上,中國石油規劃總院油氣管道研究所副所長楊建紅表示,2020年前中國將形成以國產氣為主,進口氣為輔的多氣源資源保障體系,煤層氣、煤制氣將成為重要的補充氣源。
目前,我國煤制天然氣的價格不到1元/立方米,相對而言,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
亞化咨詢的統計數據顯示,預計2015年我國將形成200億立方米/年的煤制天然氣產能,占消費量的10%左右。
目前,煤制合成天然氣正在成為中國煤化工的新熱點,我國規劃中的煤制合成天然氣項目為15 個左右,其中部分項目已經開工建設。
據了解,我國規劃建設的煤制天然氣項目中,進度最快、項目最多的當屬大唐集團。上市公司大唐發電已經在內蒙赤峰市克什克騰旗開工建設年產40億立方米的煤制天然氣項目,總投資257億元,第一條年產13億立方米的生產線計劃2010年底建成,該項目有望成為中國第一個投產的煤制天然氣項目。合成天然氣將通過大唐自建管線供應給北京民用燃氣。據稱,北京燃氣公司已經與大唐簽訂了1.6元/立方米的收購價格。
除了大唐集團外,中國電力集團投資公司也計劃在新疆伊犁建兩個煤制天然氣項目,規模分別為 60億立方米和3×20億立方米,總投資將達500億元,目前項目已經開工建設。此外,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神華集團、中海油等企業也開始涉足煤制天然氣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