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老煤頭”太化股份的想象還在繼續。2月2日,太化股份開盤漲幅即高達8%。
但現實是,太化股份2009年10月29日公布的2009年度業績預告稱,由于受國際金融危機對所處行業的影響,預計2009年全年業績虧損。
不過,二級市場上,截至2月2日,半年時間內,太化股份累計漲幅已高達76%,遠超過大盤股指半年近8%的升幅。
多家券商研究員將此上漲歸因于太化股份的搬遷方案將出臺,公司也將通過此次搬遷獲得政府的資源支持。
“公司的主營業務正在'謀’變,未來的發展方向應為煤制天然氣。”山西證券研究人士指出。
對此,太化股份及大股東太原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太化集團)給予肯定,“煤、電、化于一體的現代化大型煤化工企業既是政府定位,也是企業發展的契機。”
近日,知情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太化股份遷建投資規模將達400億元,調整主營業務迫在眉睫,將可能引進技術型戰略投資者。
隕落的“老煤頭”
太化股份是太化集團下屬子公司,太化集團從事煤化工50多年,具有新中國第一批的PVC、合成氨裝置,被業內尊稱為“老煤頭”。
目前上市公司的主要資產有合成氨分公司、 焦炭分公司、氯堿分公司、鐵運分公司、供水分公司五個分公司以及華貴金屬、寶源化工、名源化工、太恒達化工四家控股子公司。
太化股份2009年中季報顯示,太化股份當前主營業務主要分為五大塊,其中焦炭占比42%,銨系列產品占比18%,粗苯系列產品占比16%,氯堿產品占比12%,鉑網系列產品占比11%。
雖然自成立以來,公司的盈利能力在行業內排名均不低,但在去年國際金融風暴面前,太化股份2008年4季度虧損3612萬元,遠低于2007年4季度盈利936萬元,凈利潤同比下降幅度達到485.7%。
不僅如此,2009年10月29日,太化股份公布了2009年度業績預虧的預告。
山西證券研究人士指出,受制于去年行業的景氣程度影響,太化股份出現了停產、限產,且公司涉及行業的毛利都處于歷史低點,而主營產品焦炭的產能嚴重過剩也制約著公司的盈利能力。
400億“謀變”
對太化股份來說,經營困局意味著新的生機。
2009年1月,太原城市發展規劃中的西山地區綜合整治規劃方案獲得通過。主要涉及北到獅頭水泥,南至太化的120平方公里區域,主要目標是用3-5年時間,搬遷高污染水泥、煤炭、焦炭、化工等企業,建立綠色環保宜居新城區。
而太化股份自2006年股改之后,便擁有晉源區的743畝廠區地產,該區域也是2011年第六屆太原中部博覽會的主要功能區。
事實上,為促成和支持太化集團搬遷工作,山西省發改委進行了多場專項會議。去年9月,山西省發改委已下達西山整治專項資金8400萬元,作為太化集團的前期費,支持太化集團對方案、選址及項目預可研進行論證。
巧合的是,2009年山西省煤化工產業振興規劃明確提出,以太化搬遷為契機,按煤、電、化、冶金多聯產模式,打造國際一流的煤化工精品園區。
由此,多位詳知太化集團搬遷一事的人士透露,對上市公司的補償會采用資產置換的模式,將煤化工產業規劃中的“煤”來補償由于搬遷區域公司具有土地使用權和必然損失的固定資產等。
在補償方面,聯合證券研究員孫海波測算,搬遷土地743畝,參照太原國土資源局近期招拍掛公告中鄰近土地情況,公司在搬遷土地上可以獲得對價7.5億元,而公司廠區工業用地的賬面價值僅有1.89億元。此外,固定資產的損失和老舊的設備獲得的對價大約在17億-20億元。
根據目前上市公司煤炭資產注入時所對應的每噸產能價值,按照600元/噸產能進行對價比較合適,那么太化股份的土地和設備通過對價即可獲得400萬噸-500萬噸的權益煤炭產能。
孫海波認為,以公司可置換資產價值以及目前煤炭上市公司每噸產能市值進行保守計算,公司獲得搬遷對價后的理論市值可達到80億元左右。
對此,集團及上市公司相關人士也回應,太化股份遷建投資規模將高達400億元。“資源分步注入,會引進技術型戰略投資者,不過國資委控股權不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