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能源林具有提高森林資源質量、改善生態環境、增加林農收入等多重效益,因此受到許多地方的青睞。截至目前,我國已有河南、廣西、湖北、福建、江西等多個省(區)擬建生物質能源林。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王濤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生物質能源林和傳統的生態林、應采林、防護林在培育技術、選育種子種苗等方面并不一樣,因此,在建設生物質能源林的過程中謹防冒進,要進一步研究豐產栽培技術、選育優良類型。”
生物質能源林屬低碳產業
日前,歐洲投資銀行貸款江西生物質能源林示范項目啟動會在南昌召開,標志著這一項目正式進入了實施階段。項目到2013年,將在瑞金、石城、廣昌、遂川等19個縣建立44萬畝生物質能源林示范基地,其中油茶34萬畝,光皮樹10萬畝。據測算,該項目實施進入穩產期后,年均可生產生物柴油3065.40噸、毛油1.56萬噸、食用茶油1.53萬噸,年產值可達5.29億元人民幣。同時,每年可為2萬個勞動力提供就業機會。
此前,我國已有多個省份準備投資建設生物質能源林。如福建計劃在5年內投資13億元建成 100萬畝無患子生物能源林基地,河南將栽種300萬畝黃連木“生態能源林”,湖北將建設1000萬畝生物質能源林……據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建龍介紹: “按照國家林業局編制的《全國能源林建設規劃》,‘十一五’期間,我國將建設生物柴油能源示范基地1250萬畝,到2020年培育2億畝高產優質能源林基地,將滿足500多萬噸生物柴油和裝機容量1500多萬千瓦年發電的原料需求。”
國家林業局林業生物質能源生物質辦公室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林木生物質較秸稈熱值高、灰融點高、成型度高、高溫腐蝕元素含量低,是新能源和低碳經濟新興產業。符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發展低碳經濟方面的相關要求。”
大規模建設應避免概念炒作
據介紹,林木生物質燃料是新興事物,有個別地方在沒有掌握木本油料植物培育技術的情況下,大量上馬生物質能源林項目,導致沒有達到預期種植目標、種子種苗不達標、難以生產出生物柴油。同時,盲目上馬生物質能源林項目還可能炒高能源樹種子種苗的價位,如秦嶺某黃連木分布區就出現過種子收購價從最初時的1元/斤被炒到34元/斤的現象。這不僅影響到生物質能源林的培育、建設,還傷害了種植者的積極性。
同時,記者發現,隨著黃連木、文冠果等能源樹種子種苗市場火起來,網上出現許多銷售種子種苗的信息。對此,國家林業局林業生物質能源辦公室相關負責人提醒:“想購買種子種苗的人或企業一定要謹慎。如果確實需要購買,要學習種子法的相關規定后再行動。如果有企業或個人從異地調運種子種苗,一是必須符合種子種苗調運相關規定要求,二是建議請當地林業部門對種子種苗質量、適應性進行檢驗和把關。”
王濤表示:“生物質能源林的培植是一個長期過程,不能輕易傷害老百姓的積極性。就木本油料植物來說,目前有一定研究基礎的、適宜生產生物柴油主要是黃連木、文冠果、麻風樹、光皮樹。其中,只有黃連木、文冠果進行了全國普查,麻風樹、光皮樹還沒有做到這一點。而且,文冠果還沒有進行中試。因此,‘十一五’主要是對木本能源植物進行試驗研究,‘十二五’才有望示范推廣。希望林業部門和化工企業盡快進行技術對接,開展合作,避免概念炒作。”
進一步研究多效益、高效栽培技術
“雖然,我國已經初步摸清了部分木本能源植物的資源量,但由于基礎薄弱,因此還需要進一步摸清可以作為生物質能源的資源量,”王濤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同時,還要進一步研究可以作為能源植物、發揮多效益的、高效的栽培技術,選出優良類型、進行優良類型的培育。”
據了解,我國現有600多種常見的木本油料植物、淀粉質物、纖維植物,這些植物抗逆性強、分布面積廣,是我國木質能源的優良資源。但長期以來,林業在我國主要被用作生態林、應采林、防護林,以此形成了一套經營管理技術,并未作為生物質能源林來經營管理。因此,目前單純地提出建設生物質能源林并不容易實施,經營林地主要還是為了發揮它的多效益、多功能。
例如,文冠果是黃土高原地區保持水土的樹種,也是沙漠地區防沙治沙的主要樹種,因此要在這些功能上研究文冠果的豐產栽培技術。黃連木大多是雌雄異株,具有雄花和雌花花期不同、產量不穩定、一些分布區病蟲害較嚴重等特點,因此要選出優良類型、單株進行繁殖。王濤強調:“生物質能源林不能是純林,必須是混交林。因此,生物質能源林的栽培技術和生態林、防護林等是不一樣的,除保護生態外,還具有提供生物質燃料原料、肥料等多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