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涪陵區客運西站附近有個“國內最密集加油站”區域:周圍不到一公里竟有4座加油站,兩公里內有10座。
“國內沒有任何一個地方的加油站有這么高的密度。”重慶市涪陵區石油成品油協會相關人士11日告訴CBN記者。
當地加油站的高密度并不只體現在此處。上述協會相關負責人吳起(化名)稱,涪陵區目前有加油站117座之多,在全國實屬罕見,比周邊區縣多出幾倍,即使是GDP超過涪陵的近鄰長壽區也只有42座,附近的墊江、武隆、豐都等縣則分別不到30座。
CBN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當地加油站分布過密,除“歷史遺留問題”外,還與出售加油站可獲暴利有關。
重慶某石油公司相關負責人昨日對CBN記者說,出于加油站布局考慮,他們不得不出巨資從當地一些私人手里購買加油站及加油站“批文”,“通常一座加油站,對方不賺1000萬元是不賣的。”
甚至,在這場利益盛宴中,還有權錢交易的身影。有跡象顯示,當地一些官員以審批權為“資本”向新建加油站索要干股,比例高達50%。
一公里內四個加油站
上述人士所說的“國內最密集加油站”區域位于涪陵客運西站以東,涪南路、四環路、迎賓大道交匯路口往西去的小山坡上,是2004年建成的一座名為“青龍”的加油站,往南順坡而下的是上世紀90年代建成的“四方”加油站,往東方向則是今年剛建的“高山灣”加油站,往北方向是1998年建成的“浩瀚”加油站。
這四個加油站各自與相鄰加油站之間的直線距離大致為300~800米。
根據商務部國經貿易【2003】147號文件規定,城區加油站服務半徑不低于0.9公里;中間設有隔離帶或黃色標志線的公路和道路,可不按照服務半徑測算,但兩站間的行車距離不低于2公里。
這4座加油站在相鄰間距上,均低于這一標準。
因此吳起認為,這些加油站在建設審批規范上,均違反目前國家的相應法規。
CBN記者還發現,就在該“國內最密集加油站”區域往東方向,分別還有“長江”加油站和“打通”加油站,這兩座站之間的間隔距離也只有300米左右。
而在涪陵城區對岸的黃旗滾裝碼頭,吳起正在阻止一個加油站的建設。
“黃旗這個加油站是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的,我們通過各種途徑反對了那么久,但是他們還是批了。”吳起11日站在黃旗滾裝碼頭前的一個工地上對CBN記者說,這個將建的加油站位于新修的一座公路高架橋旁,距離這座高架橋直線距離大約500米的另一處小山坡上,將建另一座加油站,這個小山坡正對的山坡上100多米的地方,是已經建成的一座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