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中鋼集團江城碳纖維股份有限公司總投資83927.4萬元的碳纖維及制品加工項目在吉林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約落戶。這標志著吉林經開區碳纖維產業基地建設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碳纖維材料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軍工、體育等領域。早在30年多前,國際上就開始了對碳纖維的研發,但其高標號產品、核心技術以及生產裝置等一直處于封鎖狀態。最近幾年,我國碳纖維行業發展迅猛,作為新型材料的碳纖維也以其比重小、強度高、耐高溫等特點逐漸進入人們的視線,并很快成為化工產業中的一匹“ 黑馬”。
據吉林經開區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開發區共有40個投資3000萬元以上的重點項目開工建設,其中有5個碳纖維項目。這5個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碳纖維產業基地的碳纖維原絲和碳絲產量均為全國最大。
吉林奇峰化纖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腈綸生產的“大哥大”,但隨著旗下全資子公司——吉林碳谷碳纖維有限公司年產5000噸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原絲項目的開工建設,吉林奇峰化纖又成了該市碳纖維生產的龍頭。
據吉林奇峰化纖負責人介紹,該公司對碳纖維原絲的研發是從兩年前開始的,整個工藝包括核心技術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在研發和實驗過程中,公司還專門建設了一條生產碳纖維原絲的試驗線。目前,生產碳纖維原絲的關鍵技術——聚合部分已經試驗成功,預計到今年8月,碳纖維原絲年產能力將達到1500噸。
“用1000噸碳纖維原絲做原料,只能加工生產400噸碳纖維碳絲。”談到市場前景,這位負責人說,碳纖維原絲的利潤空間要比腈綸的利潤空間大很多,而且市場需求量也很大。
以奇峰碳纖維原絲為龍頭,其下游的碳纖維碳絲生產也已經在經開區得到延伸,并迅速壯大。除了剛剛簽約的中鋼集團年產2000噸碳纖維及制品加工項目外,吉林吉研高科技碳纖維有限公司已經擁有成形的生產線,而且正在生產碳纖維碳絲。
在吉研高科碳纖維生產車間,一條年產160噸碳纖維碳絲的生產線正在有條不紊地運行著。“原絲經碳化后生產出來的碳絲看起來并不起眼,但每束只有幾微米。 ”吉研高科一位副經理說,主要設備都是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擁有4項專利。其產品主要是民用,用于制作高爾夫球桿、羽毛球拍、網球拍等,同時還用于手機外殼、電腦外殼等。
“這條年產160噸的生產線是2006年建立的,當時是國內最大的一條碳纖維生產線。為了擴大生產規模,又開工建設一條年產500噸的生產線,并得到國家發改委國債項目和省創新基金項目的支持,預計可在明年6月投產。”這位副經理還說,除生產碳纖維碳絲外,還生產部分碳纖維制品,其中包括碳布、碳繩等。前不久,吉研高科與四川省兩家企業簽訂了意向合同,將提供1萬米無緯碳布,用于地震災區樓房加固。
據了解,吉林經開區新開工的3個碳纖維項目碳絲年產能將達到2700噸。這些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再加上吉研高科原有的160噸碳絲年產能,經開區碳纖維年總產能將居全國之首。
吉林奇峰化纖生產碳纖維原絲,原絲出廠后供應吉研高科等企業生產碳絲,之后繼續向下游延伸,吸引域外企業投資發展碳纖維下游產品。如今,吉林經開區有意構筑碳纖維產業鏈條,建設碳纖維產業基地的思路清晰,用經開區人的話說,他們就是要全力打造中國“碳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