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持有中國石油的股民來說,近幾個月一直都是酸溜溜的。“這輪行情中國石油漲得太少!”股民王先生夸張地向記者抱怨這個將他深度套牢的“最賺錢公司”。王先生的抱怨不無道理,自2009年年初以來上證指數漲幅逾40%,大面積個股漲幅翻倍甚至2倍3倍,而中國石油這個超級權重股在這輪行情中僅上漲了30%,明顯落后于大盤。但本周三中國石油的放量上攻給像王先生這樣的投資者帶來了希望。
近日國際原油價格上攻每桶60美元,達6個月內最高結算價格,與此同時,國內成品油漲價風聲再起。據國內媒體報道,在5月12日中國石油2008年度股東大會上,中國石油董事長蔣潔敏表示,按新機制國內近期的成品油零售最高限價可能上調500元/噸。
就成品油漲價對中國石油經營業績可能產生的影響,國都證券石化行業分析師伍穎對記者表示,因為中國石油產油與煉油是匹配的,把它的上下游作為一個整體去考慮,國內成品油漲價與中國石油盈利是正比例關系,當然,國內成品油價格上漲會提高中國石油的盈利。上周剛剛出臺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規定,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低于每桶80美元時,國內成品油價格按正常加工利潤率計算。因此,在目前的國際原油價格基礎上,如果國內成品油價格上調對中國石油來講是比較有利的。
5月13日,上證指數承接上一個交易日的大幅上漲慣性高開于2629點,隨后在恐高情緒的作用下,股指回落于2608點,在確認5日均線附近得到有效支撐后隨即觸底反彈。午后在中國石油的帶動下股指大幅上攻,再創本輪反彈新高2670點,最終收盤于2663點,上漲1.74%。作為帶動股指上攻的推手,中國石油創出近10個月內的新高,最終收盤于13.29元,漲幅高達6.07%,全天成交金額近20億元,15日以來中石油漲幅超過15%,成為大量創出新高的最大“功臣”。
“這是在成品油漲價利好預期下走出的補漲行情。” 遠東證券研發中心總經理孫衛黨如此開門見山地解釋本周中國石油的大幅上漲。
對于藍籌股的啟動是否預示著市場將出現調整,孫衛黨認為,市場有蹺蹺板效應,大盤股漲了,主力對于一些前期漲幅比較大的股票就會借機減倉出貨。一般大盤股上漲過后可能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那些在大盤股上漲時出現調整的股票,在調整到位后卷土重來。第二種情況就是基本面有些因素發生變化,大盤股在上漲過后出現調整,其他個股沒有起來也繼續跟隨調整,如果出現這樣情況,市場的壓力就比較大了。
對于中國石油后市的判斷他認為,現在看市場還是處于強勢格局,即使出現調整,幅度也不會太大,熱點也不會馬上消退。中國石油繼續走強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這樣可以有效穩定股指。但如果大盤股拉的過急,短期就有調整壓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