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昨日(16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由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李曉超介紹今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李曉超在接受記者提問時表示,我國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長6.1%,是在國際金融危機進一步加深蔓延、實體經濟運行超出預期、發達國家經濟衰退進一步加深、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速明顯減緩的形勢下取得的,可以說很不容易。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師祝寶良表示,GDP增6.1%低于預期,主要是由于1、2月份比預期低得多,但是,3月份的經濟則比預期要好。未來GDP增速應該不會再低于6.1%。從經濟學的經濟周期來看,按照現在經濟數據,我國仍處于蕭條階段,或者說是在筑底回穩。
消費需求穩定性好 保增長可依靠
李曉超表示,最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等紛紛調降了對世界經濟形勢的預測,可見今年國際形勢將面臨著一個非常嚴峻的形勢。在全球經濟減速的背景下,今年中國經濟依靠外需的難度較大,國內經濟面臨十分嚴峻的形勢。今年將主要依靠消費需求來保持國內經濟增長。他表示,消費和投資這兩個國內需求中,消費需求穩定性較好,是保持中國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可依靠力量。
他說,從未來看,消費仍會保持一個穩定較快的增長,因為居民收入的較快增長將支撐著消費的增長,一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11.2%,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實際增長8.6%,收入是決定未來消費的重要因素。在經濟增速相對比較緩慢的時候,收入相應來說也會有所減弱,但是儲蓄又成為促進消費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和依靠信貸消費的國家消費模式是有所區別的。一季度末,城鄉居民金融機構儲蓄存款余額達到24.3萬億人民幣,人均達到2萬多。國家采取的增加農民種糧的補貼,提高養老金和低保補助的標準,都會通過轉移收入去促進低收入群體的消費增長。
李曉超表示,隨著社會保障體系的覆蓋面逐漸擴大,醫療衛生體制的改革,也會相應解除一些群眾的后顧之憂,降低車輛購置稅,全面推開家電下鄉,汽車下鄉的政策,部分地區和城市發放消費券,都將會促進消費的增長。從今年一季度農村市場銷售量高于城市就可以看出,家電下鄉的政策發揮了積極重要的作用。另外,住房銷售的快速增長也將會帶動裝修等建筑材料需求的增長。
未來投資仍將保持快速增長
李曉超指出,國內需求還有一個投資需求,投資需求具有直接擴大、直接見效的特點,這次擴大內需有相當部分是直接體現在投資需求上的。今年一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8.8%,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都是加快的,從目前看未來的投資仍會保持一個快速增長的勢頭。
申銀萬國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指出,根據已公布數據,投資增長好于預期,投資增長率將接近預測的上限。1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8.6%,比去年同期加快2.7個百分點。3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3%,比申萬的預測高3.3個百分點。房地產投資、基礎建設投資繼續保持高增長。
李慧勇認為,目前投資增長率很有可能超出預期。不過考慮到一季度房地產投資開工和土地購置的下滑仍未有好轉,房地產投資前景仍有待觀察,全年投資仍會快速增長。
工業增速二季度將繼續回升
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1.3個百分點。其中1-2月份增長3.8%,3月份增長8.3%。
國家統計局統計科學研究所高級統計師余根錢表示,雖然僅憑一個月增長速度上升,通常不能判定趨勢,更不能認定為轉折點,但這次上升有著堅實的基礎,在預期之中。“由于上升力度很大,因此完全有理由判定為經濟運行的重要轉折點。雖然未來的增長速度還會有波動,某些月份還會降低,但上升趨勢已經確立,沒有改變的可能。”他說。
國信證券研究報告指出,工業生產增速從2008年四季度開始大幅回落,回落的態勢一直延續到今年1-2月份才開始止跌回穩。從環比來看,1-2 月份增速為3.8%,3 月份為8.3%。剔出季節因素和閏月影響,工業生產在大規模的經濟刺激計劃作用下,反彈的速度很快,但目前增速仍處于近十多年來的歷史低位。前期有所回升的鋼鐵等上游能源原材料行業,需求增速和價格重新回落,庫存達到歷史高位。第二次“去庫存化”使得二季度工業增長存在明顯壓力。
但國信的分析顯示,二季度工業增速的回升趨勢仍有望繼續上行。樂觀的原因在于:鋼鐵價格正逐步筑底回升;汽車業目前景氣回升態勢已清晰可見;今年中期以后地產銷量的月度同比增速也將穩步回升。國信據此認為,二季度工業生產預計將繼續反彈,3-6月份的工業增加值增速將在1-2月份的歷史低谷中逐步回升,并在5、6月份達到9%以上,樂觀估計可能達到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