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來臨的全球石化工業低迷周期將對聚丙烯(PP)產業產生重大影響,當前正在建設之中的大量新增產能以及居高不下的原料成本,將迫使生產商們削減開工率,并將影響PP行業的盈利能力。在此背景下,歐美企業的重組活動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同時,中東成為新建項目的熱土,中印將繼續拉動全球市場需求增長。這表明,世界PP市場的重心正在東移。
供應遭遇嚴重過剩危機
據總部位于美國休斯敦的析邁商務咨詢公司(CMAI)高級咨詢師鮑勃·戴尼特(Bob Dennett)表示,2008年全球將新增約300萬噸/年的PP產能,這意味著將在2007年的基礎上增長6%。
戴尼特同時指出,2008~2012年全球估計將新增2000萬噸/年PP產能,這將導致2010~2011年全球PP產能過剩1000萬~1100萬噸 /年,裝置開工率將降至80%左右的歷史最低水平。據CMAI估計,2008年全球PP裝置開率為89%~90%,當前北美地區的開工率為85%。
CMAI預測今明兩年全球PP市場需求增速將達到年均4.5%。同期亞太地區的年均增速將達到7%~7.5%;中東地區的年均增速為8%~9%;南美地區的增速為6.5%~7%,而北美地區的需求將進一步萎縮,今年將下降3.1%,明年的增速僅為0.4%;歐洲地區的年均增速為1.5%~2%。
歐美企業重組如火如荼
與此同時,全球PP行業正在進行重組,特別是在美國,這種現象更為普遍,這是因為美國住宅和汽車工業的衰退已導致PP需求下降。利安德巴賽爾公司已采取一些措施來應對這種困境,公司將在今年第四季度關閉位于美國伊利諾斯州莫里斯的一套PP舊裝置,同時把該裝置的產能轉移至公司旗下采用更為先進的 Spheripol和Spherizone技術的裝置。全球另一大PP生產巨頭陶氏化學公司正在將旗下PP業務轉移至K-Dow石化公司。
歐洲PP行業的重組也已經開始。英力士公司正在關閉一些沒有競爭能力的PP裝置,同時對其他的PP裝置進行升級改造。公司位于法國洛林大區(Sarralbe)的兩套采用淤漿法工藝的PP裝置正在關閉之中,其中一套16.5萬噸/年的PP裝置將在今年底之前停止生產,另一套5萬噸/年的裝置將在2009年底之前關停。此外,英力士公司位于比利時吉爾(Geel)的一套13萬噸/年PP裝置也已經關閉。除了關閉裝置外,公司還計劃在未來3年時間內投資1.5億歐元升級位于歐洲的一些聚烯烴裝置。
中東成為新建項目熱土
中東已成為全球新建PP項目的一塊熱土。利安德巴賽爾公司的邦特指出:“當前全球PP生產裝置正在轉向資源豐富的地區,包括原料資源豐富和市場需求強勁的地區轉移,主要是中東和亞洲。”
沙特PP生產商的數量將從當前的4家增加至2012年時的11家,屆時沙特的PP產能將達到600萬噸/年。奈特派特(NatPet)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開啟位于沙特延布的一套40萬噸/年Spheripol工藝PP裝置。阿爾瓦哈(Al-Waha)將在2009年第一季度開啟位于沙特朱拜勒的一套45萬噸/年Spherizone工藝PP裝置,這也是全球最大的一套采用Spherizone工藝的PP裝置。開延(Kayan)將在2009年試運行位于朱拜爾的一套35萬噸/年的Spheripol PP裝置。艾賓扎爾(Ibn Zahr)將使用陶氏化學的Unipol PP專利技術在沙特朱拜勒新建一套50萬噸/年的PP裝置,預計在今年晚些時候建成投產,屆時公司在當地的PP產能將達到114萬噸/年。
中印繼續領跑全球市場
市場分析師們指出,中國和印度將繼續成為全球PP消費增長的主要動力。據SRI咨詢公司表示,2007年中國市場PP進口量同比增長4%達到300萬噸/ 年,但2008年的進口量將在去年的基礎上削減4%,主要原因是2008年中國PP產能將增加73萬噸/年,達到840萬噸/年。SRI咨詢公司指出,中國的PP投資熱潮將延續,如果所有計劃項目都能如期投產,那么到2011年中國的PP總產能應該達到1220萬噸/年,到2016年將達到1550萬噸 /年。
與此同時,亞洲另一人口大國——印度的PP消費正在快速增長,近年來印度經濟增長出現良好勢頭,這極大地刺激了消費的增長。印度是亞洲最大的汽車、各類器具和包裝食品市場之一,此外,其正在大力改善基礎設施。這一切都拉動了PP消費的強勁增長。
供應遭遇嚴重過剩危機
據總部位于美國休斯敦的析邁商務咨詢公司(CMAI)高級咨詢師鮑勃·戴尼特(Bob Dennett)表示,2008年全球將新增約300萬噸/年的PP產能,這意味著將在2007年的基礎上增長6%。
戴尼特同時指出,2008~2012年全球估計將新增2000萬噸/年PP產能,這將導致2010~2011年全球PP產能過剩1000萬~1100萬噸 /年,裝置開工率將降至80%左右的歷史最低水平。據CMAI估計,2008年全球PP裝置開率為89%~90%,當前北美地區的開工率為85%。
CMAI預測今明兩年全球PP市場需求增速將達到年均4.5%。同期亞太地區的年均增速將達到7%~7.5%;中東地區的年均增速為8%~9%;南美地區的增速為6.5%~7%,而北美地區的需求將進一步萎縮,今年將下降3.1%,明年的增速僅為0.4%;歐洲地區的年均增速為1.5%~2%。
歐美企業重組如火如荼
與此同時,全球PP行業正在進行重組,特別是在美國,這種現象更為普遍,這是因為美國住宅和汽車工業的衰退已導致PP需求下降。利安德巴賽爾公司已采取一些措施來應對這種困境,公司將在今年第四季度關閉位于美國伊利諾斯州莫里斯的一套PP舊裝置,同時把該裝置的產能轉移至公司旗下采用更為先進的 Spheripol和Spherizone技術的裝置。全球另一大PP生產巨頭陶氏化學公司正在將旗下PP業務轉移至K-Dow石化公司。
歐洲PP行業的重組也已經開始。英力士公司正在關閉一些沒有競爭能力的PP裝置,同時對其他的PP裝置進行升級改造。公司位于法國洛林大區(Sarralbe)的兩套采用淤漿法工藝的PP裝置正在關閉之中,其中一套16.5萬噸/年的PP裝置將在今年底之前停止生產,另一套5萬噸/年的裝置將在2009年底之前關停。此外,英力士公司位于比利時吉爾(Geel)的一套13萬噸/年PP裝置也已經關閉。除了關閉裝置外,公司還計劃在未來3年時間內投資1.5億歐元升級位于歐洲的一些聚烯烴裝置。
中東成為新建項目熱土
中東已成為全球新建PP項目的一塊熱土。利安德巴賽爾公司的邦特指出:“當前全球PP生產裝置正在轉向資源豐富的地區,包括原料資源豐富和市場需求強勁的地區轉移,主要是中東和亞洲。”
沙特PP生產商的數量將從當前的4家增加至2012年時的11家,屆時沙特的PP產能將達到600萬噸/年。奈特派特(NatPet)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開啟位于沙特延布的一套40萬噸/年Spheripol工藝PP裝置。阿爾瓦哈(Al-Waha)將在2009年第一季度開啟位于沙特朱拜勒的一套45萬噸/年Spherizone工藝PP裝置,這也是全球最大的一套采用Spherizone工藝的PP裝置。開延(Kayan)將在2009年試運行位于朱拜爾的一套35萬噸/年的Spheripol PP裝置。艾賓扎爾(Ibn Zahr)將使用陶氏化學的Unipol PP專利技術在沙特朱拜勒新建一套50萬噸/年的PP裝置,預計在今年晚些時候建成投產,屆時公司在當地的PP產能將達到114萬噸/年。
中印繼續領跑全球市場
市場分析師們指出,中國和印度將繼續成為全球PP消費增長的主要動力。據SRI咨詢公司表示,2007年中國市場PP進口量同比增長4%達到300萬噸/ 年,但2008年的進口量將在去年的基礎上削減4%,主要原因是2008年中國PP產能將增加73萬噸/年,達到840萬噸/年。SRI咨詢公司指出,中國的PP投資熱潮將延續,如果所有計劃項目都能如期投產,那么到2011年中國的PP總產能應該達到1220萬噸/年,到2016年將達到1550萬噸 /年。
與此同時,亞洲另一人口大國——印度的PP消費正在快速增長,近年來印度經濟增長出現良好勢頭,這極大地刺激了消費的增長。印度是亞洲最大的汽車、各類器具和包裝食品市場之一,此外,其正在大力改善基礎設施。這一切都拉動了PP消費的強勁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