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經濟學家樊綱,一身休閑裝扮現身深圳鴻榮房地產開發公司主辦的熙園經濟論壇,神采奕奕地與深圳上百位企業界人士漫談當今經濟熱點問題。他指出,中國發展面臨三大機遇,7%至8%的增長速度將可能持續二三十年。
中國發展面臨三大機遇
“中國經濟是否能夠保持7%至8%的高增長,這個問題是國際學術界十分關注的問題。我的回答是,如果我們能夠適度調整面臨的一些問題,中國經濟7%至8%的增長速度將持續二三十年。”樊綱講話開門見山。
他分析,中國發展目前面臨三大機遇,一是世界制造業向中國轉移,二是中國國有企業深化改革,三是中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在這些重大利好支持下,中國經濟發展前景不可限量。
樊綱表示,目前經濟面臨的問題當然也很多。一些地區開始出現經濟過熱苗頭,此外,銀行壞賬、地區差異、失業率攀升、體制調整、政府行為等問題,也需要逐步解決。
深圳已初具國際大都會格局
深圳目前提出了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設想。事實上,樊綱認為,深圳目前已初具國際化大都會格局,但深圳國際化的思路還應更加寬泛,要把香港及珠三角放在一起全面考慮,深圳為了更好地向國際化大都市目標邁進,還需加強自身在體制方面的改革。
深圳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如何繼續保持體制優勢,以便吸引更多資源聚集。從某種意義上講,深圳能否繼續發展,關鍵取決于深圳能否創造出比其他地方更為優越的發展機制。
珠三角無須模仿長三角
中國正在形成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3個經濟帶,不少文章都在研討三個經濟帶的產業發展方向。樊綱認為,各個經濟帶間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點。珠三角很早就與世界經濟融為一體,由于毗鄰香港這個國際貿易及金融中心,在地區國際化進程中,珠三角有可能繼續領先長三角。長三角主要依靠原有的工業基礎,發展動力來自于土生的民營經濟,多是面向中國腹地生產,近年來一些大的制造業遷到了上海周邊,主要是方便生產配套。珠三角不要一味地模仿長三角,應發揮自己的長處,并學習一些有用東西,彌補自身不足。比如,要研究如何形成高水平的技術力量,如何培養一些新的產業基礎等,以便更好地融入國際大循環之中。
房地產業離“冬天”還遠
樊綱直言,目前國內房地產業的高增長有其現實的、客觀的理由。中國經濟增長8%,投資增長20%,房地產增長30%的局面,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甚至是今后十幾年都會持續下去。
樊綱介紹,當今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市場結構調整、人們支出結構調整的一個重要變化,就是住房投資的支出大大增加。住房原本是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過去因為體制問題,始終沒有獲得長足發展,現階段房地產業迎來了發展新機遇。一方面,按揭政策越來越配套,按揭資金量過去5年間翻了幾百倍。另一方面,城市化已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城市化及城市改建當中,大量資金涌進房地產業。
當然,房地產也不能無限增長。今年6月,中央銀行121號政策出臺的背景,是全國住房貸款的壞賬率不斷攀升,尤其是房產商貸款的壞賬率在不斷增加。
從學術的角度來講,經常有人談論房地產泡沫問題,會對這一行業起到警示作用。
CBD熱值得思考
CBD是現今一個流行度很高的詞匯,即指“中心商務區”,每個城市都可以有中心商務區。樊綱認為,現在問題在于不要將CBD概念特殊化。
目前國內土地不存在市場交易,尚屬國家、單位所有制,誰有資源就建高樓,許多城市已遍布高樓,已形成若干個商務中心,那么國內許多城市是否還需CBD,再建CBD對城市其它區域會產生什么影響?這些問題更值得深思。
樊綱表示,我們現在只能在目前的土地制度基礎上研討城市規劃問題,政府需要思考,在若干個商務中心已經形成的情況下,是再建CBD,還是通過提高城市交通、特別是公共交通將若干個分散的小商務區聯結起來,使大家更方便地穿梭其中,降低運營成本,提高辦公效率。
據《深圳商報》
中國發展面臨三大機遇
“中國經濟是否能夠保持7%至8%的高增長,這個問題是國際學術界十分關注的問題。我的回答是,如果我們能夠適度調整面臨的一些問題,中國經濟7%至8%的增長速度將持續二三十年。”樊綱講話開門見山。
他分析,中國發展目前面臨三大機遇,一是世界制造業向中國轉移,二是中國國有企業深化改革,三是中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在這些重大利好支持下,中國經濟發展前景不可限量。
樊綱表示,目前經濟面臨的問題當然也很多。一些地區開始出現經濟過熱苗頭,此外,銀行壞賬、地區差異、失業率攀升、體制調整、政府行為等問題,也需要逐步解決。
深圳已初具國際大都會格局
深圳目前提出了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設想。事實上,樊綱認為,深圳目前已初具國際化大都會格局,但深圳國際化的思路還應更加寬泛,要把香港及珠三角放在一起全面考慮,深圳為了更好地向國際化大都市目標邁進,還需加強自身在體制方面的改革。
深圳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如何繼續保持體制優勢,以便吸引更多資源聚集。從某種意義上講,深圳能否繼續發展,關鍵取決于深圳能否創造出比其他地方更為優越的發展機制。
珠三角無須模仿長三角
中國正在形成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3個經濟帶,不少文章都在研討三個經濟帶的產業發展方向。樊綱認為,各個經濟帶間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點。珠三角很早就與世界經濟融為一體,由于毗鄰香港這個國際貿易及金融中心,在地區國際化進程中,珠三角有可能繼續領先長三角。長三角主要依靠原有的工業基礎,發展動力來自于土生的民營經濟,多是面向中國腹地生產,近年來一些大的制造業遷到了上海周邊,主要是方便生產配套。珠三角不要一味地模仿長三角,應發揮自己的長處,并學習一些有用東西,彌補自身不足。比如,要研究如何形成高水平的技術力量,如何培養一些新的產業基礎等,以便更好地融入國際大循環之中。
房地產業離“冬天”還遠
樊綱直言,目前國內房地產業的高增長有其現實的、客觀的理由。中國經濟增長8%,投資增長20%,房地產增長30%的局面,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甚至是今后十幾年都會持續下去。
樊綱介紹,當今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市場結構調整、人們支出結構調整的一個重要變化,就是住房投資的支出大大增加。住房原本是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過去因為體制問題,始終沒有獲得長足發展,現階段房地產業迎來了發展新機遇。一方面,按揭政策越來越配套,按揭資金量過去5年間翻了幾百倍。另一方面,城市化已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城市化及城市改建當中,大量資金涌進房地產業。
當然,房地產也不能無限增長。今年6月,中央銀行121號政策出臺的背景,是全國住房貸款的壞賬率不斷攀升,尤其是房產商貸款的壞賬率在不斷增加。
從學術的角度來講,經常有人談論房地產泡沫問題,會對這一行業起到警示作用。
CBD熱值得思考
CBD是現今一個流行度很高的詞匯,即指“中心商務區”,每個城市都可以有中心商務區。樊綱認為,現在問題在于不要將CBD概念特殊化。
目前國內土地不存在市場交易,尚屬國家、單位所有制,誰有資源就建高樓,許多城市已遍布高樓,已形成若干個商務中心,那么國內許多城市是否還需CBD,再建CBD對城市其它區域會產生什么影響?這些問題更值得深思。
樊綱表示,我們現在只能在目前的土地制度基礎上研討城市規劃問題,政府需要思考,在若干個商務中心已經形成的情況下,是再建CBD,還是通過提高城市交通、特別是公共交通將若干個分散的小商務區聯結起來,使大家更方便地穿梭其中,降低運營成本,提高辦公效率。
據《深圳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