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拜讀了朱傳同志的《我憧憬中的中國涂料工業》一文后,很受啟發。也想借《涂料大觀》談一點想法,如有不妥之處請業內外有關人士批評指正。
建筑裝飾涂料在建筑材料工業中屬于小門類、小行業,但也是一個富有朝氣的行業。計劃經濟時期,國家很少對其投入,這個行業能發展到今天的水平,可以說國家資金支持極為有限,政策扶植也是近幾年才有的。但是,這個行業的作用卻是越來越大,它和老百姓關系密切,它不僅能美化人們的生活環境,給建筑內外穿上漂亮衣裳,并且對改變城鄉面貌有著重要作用,其社會效益十分顯著。從每年上百個億的銷售額也足以說明其行業雖小,卻對國民經濟的貢獻不小,可見小行業也能做成大生意?,F就我國建筑裝飾涂料行業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幾點建議———
強化行業管理
對于這樣一個大、亂、散的行業必須加大管理力度,現在的問題是由誰來執行行業管理的職能?由于各個行業的行政主管部門相繼撤銷,僅保留的建設部雖然對涂料在建筑業的推廣應用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機構改革、人員精簡,它也未必愿意挑起這副擔子,而且也有悖于建設部的職能和政府部門管理職能的轉變(從微觀管理到宏觀管理)。全國化學建材協調組現在已經名不副實,別的部門都撤了,僅剩下建設部一家,這樣一個松散組織機構是很難肩負起行業管理重任的。那么就只有寄希望于中國涂料工業協會、中國建筑裝飾協會、中國建筑裝飾裝修材料工業協會和其他民間行業組織。由行業組織行使管理職能是行業管理的大趨勢。但是這些行業組織和協會有沒有能力肩負起這副重任就要看它有沒有威信,有沒有為廣大本土企業服務的熱情,能不能吸收大多數企業團結在它的周圍,有沒有為廣大企業做主、主持公道的決心和能力。一句話,有沒有凝聚力。建議政府有關部門或建設部有關司局出面協調這幾個協會或組織,成立一個行業管理辦公室,各方派人參與,分工明確,各有側重,共同挑起建筑裝飾涂料的行業管理的重任。
具體如何加強管理,那是另一個專門話題,在此不能詳述。只要明確由誰管理,具體事情必然會逐步解決,最終形成強有力的行業管理,但有一點要加以說明的就是牢記把管理變成服務,不當企業的婆婆是現代行業管理的最大特點。
調整規模結構
我國涂料行業大而弱主要是規模結構不合理所致。規模小帶來了產品質量水平低、穩定性差、成本上升等諸多問題,是市場混亂、不規范的根源之一。所以小涂料必須淘汰。要淘汰小的就必須有大的、好的企業適量存在。小涂料為什么能生存,還是因為有需求,存在決定意識。小煤窯、小水泥關閉了多年仍未徹底達到要求,這里除了有地方保護的原因,還是因為有需求。盜版光盤為什么屢打不止,還是因為有人買。關閉小玻璃也經歷了漫長的過程,主要是質量好、成本低的大玻璃、浮法線的大量出現,小玻璃才失掉了生存空間。對于小涂料能否采取強制關停政策,一方面取決于國家能否出臺像對國民經濟有較大影響的煤炭、水泥、玻璃行業的結構調整政策。另一方面要看質優價廉的大廠涂料是否能夠滿足市場不同消費群體的質量檔次需求。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不可能只需要中高檔產品,大量小涂料的低檔產品在邊遠落后地區和市場不規范的發達地區仍占有一定市場,這就為小涂料提供了生存空間。應研究不給小涂料生存空間的辦法,強制關閉只是一種手段,未必能完全見效。為此,建議行業組織和企業要經常向政府有關部門反映問題,引起各方面領導部門的高度重視,爭取盡快出臺關閉小涂料的政策。另一方面行業組織出面牽線,選擇一批有影響、有規模、質量好、條件不錯的企業進行強強聯合重組,不妨在京、津、上海、廣東、江蘇、浙江等較發達的地區先抓起來,組建幾個大的涂料集團公司,各自統一使用一個品牌。開始并不需要較大資金投入,集團正常運行見效后再考慮擴大規模問題。這樣就會逐步形成真正有我們自己的一批骨干企業在我們的市場占有一席之地,打破洋貨將要一統天下的局面。同時,也為淘汰小涂料鋪平道路,打下物質基礎。當然,我們能控股的話,外資帶著技術、資金來,我們也歡迎,做大做強的方式很多,完全可以借鑒其他行業的成功經驗。
加大整頓力度
市場亂、不規范并不是我們行業的專利,這是市場轉型過程中的必然產物。整頓市場要靠行業自律,在行業人員素質普遍較低的情況下,要企業真正做到自律是很難的,所以行業組織要拿出一個行之有效的行規。首先在各自的會員單位中嚴格執行,誰破壞行規就曝誰的光,讓廣大消費者和用戶像躲避瘟疫一樣遠離假貨和偽劣產品。只靠說服教育達不到目的,要有懲治手段,狠打擾亂市場、假冒偽劣等丑惡現象。建議建立打假基金,鼓勵國產涂料大企業或效益好的企業適當贊助,通過工商、質檢等監查大隊,加大執法力度,抽檢不合格或發現假冒偽劣的,予以重罰,直至破產,徹底取消其進入市場資格,所得罰金放入打假基金中以解決打假過程中發生的費用,獎勵舉報單位和個人。對于不用正當競爭手段的企業,行業內也要加大處理力度,不疼不癢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注意人才流失
人才是企業生存發展中的最重要資源。原本就人才不多的涂料行業,這幾年人才流失嚴重,外國企業為了達到獨霸、瓜分中國市場的目的,早就開始實施本土化戰略,他們不斷挖走我們的優秀人才。因為,他們非常清楚,只有中國人才最了解中國國情,沒有中國人的參與,他們的企業在中國是不會成功的。這部分人才絕大多數是愛國的、有民族感的,我們的企業如果搞好了,相信他們還是會回來報效祖國和民族工業的。我們的企業一方面要建立留住人才的有效機制,另一方面要努力培養人才、引進人才,千萬不能和流失人才對立,雖然他們為外企為外國人工作,但也是在為涂料行業發揮作用,他們并不是叛徒、漢奸,否則這次政協代表中怎么會出現外企白領。外企雖然本土化、把利潤帶出境外,但他們的存在對我們自己的企業和行業還是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加入WTO,世界經濟一體化,并不是不要民族的,沒有民族的就沒有世界的,因此,留住人才把我們本民族的事情辦好,才是正確的選擇。20多年前,我們用的家電大部分是進口的,而如今有誰還再買進口的,這就證明了外國產品的進入給我們所帶來的進步。涂料行業遲早也會有這一天。
樹立民族品牌
由于我們的企業規模小、底子薄、資金不足,一時做大做強有一定困難,今天有限的品牌意識還是受外國人的影響和啟發才被我們接受的。一個品牌的樹立不是光靠廣告實現的,而根本在于產品性能質量的好壞、價格的合理、誠信的服務、實事求是的宣傳,就現有的國產涂料企業實力在廣告上誰也比不過外國大企業,我們要想讓老百姓認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就必須組織現有質量較好的大企業聯合起來,在保證質量的前題下,集中統一品牌,大家出錢通過各種媒體,多種方式進行自我宣傳,也同樣能夠達到外企的宣傳效果。一個沒有知名品牌的行業不是成熟的行業,沒有品牌的企業也不是成功的企業。如今廣大消費者品牌意識大增,追求品牌的人越來越多,只要有條件,誰都要買知名品牌產品,可見品牌的重要,所以希望涂料界在行業組織的引導下盡快樹立幾個有影響的、與國外產品在同等水平上的大品牌,為國人爭氣、爭光。這里要提醒一句,品牌樹立后,千萬小心盲目被外國人收購,以防重蹈活力28覆轍。
大力開拓市場
我們企業應該學習國外的先進營銷方式,把精力多用在企業管理、產品質量、開發研究和銷售過程中的各項服務上,依靠代理商、經銷商打市場,改變獨家跑工程、跑市場的作坊式經營模式,把產品利潤的大頭讓給各級代理、經銷商,以調動他們的銷售積極性。企業的效益應主要來自生產量的大幅提高。同時,也有利于企業資金的周轉,拖欠款問題也相應可以適當解決。外國品牌給中國代理商的價格十分低廉,代理商有幾倍的利潤可賺,所以才有那么多的代理出現,一些有地位、在高效益行業工作的人士轉行去做外國涂料代理商的大有人在。至于涂料價格是否合理的問題,當前還沒有成為主要矛盾,但值得研究,合理定價有利于推廣。不能因為層層加價就否定代理制,廠家直銷不是趨勢,落后的作坊式營銷模式必須改變。特別要加強經濟落后地區和廣大農村市場的開拓,改變農村建筑色彩單一的狀況。涂料銷售方式是否可以借鑒一下家電的營銷方式,也成立幾個像“國美”、“大中”那樣的最低價位連鎖店或涂料超市,不知流通行業有沒有敢做這筆大生意的有識之士。
涂料界有很多精英和有識之士,只要大家團結起來,把上述幾個問題加以逐步解決,我們的建筑裝飾涂料行業是大有希望的,冬季一過春天一定會來。
據《經濟日報》
建筑裝飾涂料在建筑材料工業中屬于小門類、小行業,但也是一個富有朝氣的行業。計劃經濟時期,國家很少對其投入,這個行業能發展到今天的水平,可以說國家資金支持極為有限,政策扶植也是近幾年才有的。但是,這個行業的作用卻是越來越大,它和老百姓關系密切,它不僅能美化人們的生活環境,給建筑內外穿上漂亮衣裳,并且對改變城鄉面貌有著重要作用,其社會效益十分顯著。從每年上百個億的銷售額也足以說明其行業雖小,卻對國民經濟的貢獻不小,可見小行業也能做成大生意?,F就我國建筑裝飾涂料行業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幾點建議———
強化行業管理
對于這樣一個大、亂、散的行業必須加大管理力度,現在的問題是由誰來執行行業管理的職能?由于各個行業的行政主管部門相繼撤銷,僅保留的建設部雖然對涂料在建筑業的推廣應用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機構改革、人員精簡,它也未必愿意挑起這副擔子,而且也有悖于建設部的職能和政府部門管理職能的轉變(從微觀管理到宏觀管理)。全國化學建材協調組現在已經名不副實,別的部門都撤了,僅剩下建設部一家,這樣一個松散組織機構是很難肩負起行業管理重任的。那么就只有寄希望于中國涂料工業協會、中國建筑裝飾協會、中國建筑裝飾裝修材料工業協會和其他民間行業組織。由行業組織行使管理職能是行業管理的大趨勢。但是這些行業組織和協會有沒有能力肩負起這副重任就要看它有沒有威信,有沒有為廣大本土企業服務的熱情,能不能吸收大多數企業團結在它的周圍,有沒有為廣大企業做主、主持公道的決心和能力。一句話,有沒有凝聚力。建議政府有關部門或建設部有關司局出面協調這幾個協會或組織,成立一個行業管理辦公室,各方派人參與,分工明確,各有側重,共同挑起建筑裝飾涂料的行業管理的重任。
具體如何加強管理,那是另一個專門話題,在此不能詳述。只要明確由誰管理,具體事情必然會逐步解決,最終形成強有力的行業管理,但有一點要加以說明的就是牢記把管理變成服務,不當企業的婆婆是現代行業管理的最大特點。
調整規模結構
我國涂料行業大而弱主要是規模結構不合理所致。規模小帶來了產品質量水平低、穩定性差、成本上升等諸多問題,是市場混亂、不規范的根源之一。所以小涂料必須淘汰。要淘汰小的就必須有大的、好的企業適量存在。小涂料為什么能生存,還是因為有需求,存在決定意識。小煤窯、小水泥關閉了多年仍未徹底達到要求,這里除了有地方保護的原因,還是因為有需求。盜版光盤為什么屢打不止,還是因為有人買。關閉小玻璃也經歷了漫長的過程,主要是質量好、成本低的大玻璃、浮法線的大量出現,小玻璃才失掉了生存空間。對于小涂料能否采取強制關停政策,一方面取決于國家能否出臺像對國民經濟有較大影響的煤炭、水泥、玻璃行業的結構調整政策。另一方面要看質優價廉的大廠涂料是否能夠滿足市場不同消費群體的質量檔次需求。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不可能只需要中高檔產品,大量小涂料的低檔產品在邊遠落后地區和市場不規范的發達地區仍占有一定市場,這就為小涂料提供了生存空間。應研究不給小涂料生存空間的辦法,強制關閉只是一種手段,未必能完全見效。為此,建議行業組織和企業要經常向政府有關部門反映問題,引起各方面領導部門的高度重視,爭取盡快出臺關閉小涂料的政策。另一方面行業組織出面牽線,選擇一批有影響、有規模、質量好、條件不錯的企業進行強強聯合重組,不妨在京、津、上海、廣東、江蘇、浙江等較發達的地區先抓起來,組建幾個大的涂料集團公司,各自統一使用一個品牌。開始并不需要較大資金投入,集團正常運行見效后再考慮擴大規模問題。這樣就會逐步形成真正有我們自己的一批骨干企業在我們的市場占有一席之地,打破洋貨將要一統天下的局面。同時,也為淘汰小涂料鋪平道路,打下物質基礎。當然,我們能控股的話,外資帶著技術、資金來,我們也歡迎,做大做強的方式很多,完全可以借鑒其他行業的成功經驗。
加大整頓力度
市場亂、不規范并不是我們行業的專利,這是市場轉型過程中的必然產物。整頓市場要靠行業自律,在行業人員素質普遍較低的情況下,要企業真正做到自律是很難的,所以行業組織要拿出一個行之有效的行規。首先在各自的會員單位中嚴格執行,誰破壞行規就曝誰的光,讓廣大消費者和用戶像躲避瘟疫一樣遠離假貨和偽劣產品。只靠說服教育達不到目的,要有懲治手段,狠打擾亂市場、假冒偽劣等丑惡現象。建議建立打假基金,鼓勵國產涂料大企業或效益好的企業適當贊助,通過工商、質檢等監查大隊,加大執法力度,抽檢不合格或發現假冒偽劣的,予以重罰,直至破產,徹底取消其進入市場資格,所得罰金放入打假基金中以解決打假過程中發生的費用,獎勵舉報單位和個人。對于不用正當競爭手段的企業,行業內也要加大處理力度,不疼不癢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注意人才流失
人才是企業生存發展中的最重要資源。原本就人才不多的涂料行業,這幾年人才流失嚴重,外國企業為了達到獨霸、瓜分中國市場的目的,早就開始實施本土化戰略,他們不斷挖走我們的優秀人才。因為,他們非常清楚,只有中國人才最了解中國國情,沒有中國人的參與,他們的企業在中國是不會成功的。這部分人才絕大多數是愛國的、有民族感的,我們的企業如果搞好了,相信他們還是會回來報效祖國和民族工業的。我們的企業一方面要建立留住人才的有效機制,另一方面要努力培養人才、引進人才,千萬不能和流失人才對立,雖然他們為外企為外國人工作,但也是在為涂料行業發揮作用,他們并不是叛徒、漢奸,否則這次政協代表中怎么會出現外企白領。外企雖然本土化、把利潤帶出境外,但他們的存在對我們自己的企業和行業還是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加入WTO,世界經濟一體化,并不是不要民族的,沒有民族的就沒有世界的,因此,留住人才把我們本民族的事情辦好,才是正確的選擇。20多年前,我們用的家電大部分是進口的,而如今有誰還再買進口的,這就證明了外國產品的進入給我們所帶來的進步。涂料行業遲早也會有這一天。
樹立民族品牌
由于我們的企業規模小、底子薄、資金不足,一時做大做強有一定困難,今天有限的品牌意識還是受外國人的影響和啟發才被我們接受的。一個品牌的樹立不是光靠廣告實現的,而根本在于產品性能質量的好壞、價格的合理、誠信的服務、實事求是的宣傳,就現有的國產涂料企業實力在廣告上誰也比不過外國大企業,我們要想讓老百姓認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就必須組織現有質量較好的大企業聯合起來,在保證質量的前題下,集中統一品牌,大家出錢通過各種媒體,多種方式進行自我宣傳,也同樣能夠達到外企的宣傳效果。一個沒有知名品牌的行業不是成熟的行業,沒有品牌的企業也不是成功的企業。如今廣大消費者品牌意識大增,追求品牌的人越來越多,只要有條件,誰都要買知名品牌產品,可見品牌的重要,所以希望涂料界在行業組織的引導下盡快樹立幾個有影響的、與國外產品在同等水平上的大品牌,為國人爭氣、爭光。這里要提醒一句,品牌樹立后,千萬小心盲目被外國人收購,以防重蹈活力28覆轍。
大力開拓市場
我們企業應該學習國外的先進營銷方式,把精力多用在企業管理、產品質量、開發研究和銷售過程中的各項服務上,依靠代理商、經銷商打市場,改變獨家跑工程、跑市場的作坊式經營模式,把產品利潤的大頭讓給各級代理、經銷商,以調動他們的銷售積極性。企業的效益應主要來自生產量的大幅提高。同時,也有利于企業資金的周轉,拖欠款問題也相應可以適當解決。外國品牌給中國代理商的價格十分低廉,代理商有幾倍的利潤可賺,所以才有那么多的代理出現,一些有地位、在高效益行業工作的人士轉行去做外國涂料代理商的大有人在。至于涂料價格是否合理的問題,當前還沒有成為主要矛盾,但值得研究,合理定價有利于推廣。不能因為層層加價就否定代理制,廠家直銷不是趨勢,落后的作坊式營銷模式必須改變。特別要加強經濟落后地區和廣大農村市場的開拓,改變農村建筑色彩單一的狀況。涂料銷售方式是否可以借鑒一下家電的營銷方式,也成立幾個像“國美”、“大中”那樣的最低價位連鎖店或涂料超市,不知流通行業有沒有敢做這筆大生意的有識之士。
涂料界有很多精英和有識之士,只要大家團結起來,把上述幾個問題加以逐步解決,我們的建筑裝飾涂料行業是大有希望的,冬季一過春天一定會來。
據《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