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增長連續三年超10% GDP總量增加764億
2005年中國GDP增長率由9.9%修訂為10.2%
新華網北京8月30日電(記者劉錚 姜雪麗)國家統計局30日對外公布了2005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初步核實結果,當年GDP增長率由9.9%修訂為10.2%。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公告稱,經初步核實,2005年中國GDP現價總量為18308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2%。
而今年1月發布的初步核算數據為,全年GDP182321億元,比上年增長9.9%。
新公布的初步核實數據顯示,2005年,中國第一產業增加值為23070億元,同比增長5.2%;第二產業增加值為87047億元,增長11.7%;第三產業增加值為72968億元,增長10%。
按初步核實數計算的中國三次產業結構,第一產業占12.6%,第二產業占47.5%,第三產業占39.9%。
而今年1月發布的初步核算數據為,第一產業增加值為22718億元,增長5.2%;第二產業增加值為86208億元,增長11.4%;第三產業增加值為73395億元,增長9.6%。
為使GDP數據更加準確地反映國民經濟發展實際情況,國家統計局2003年對GDP核算和數據發布制度進行了改革,將GDP核算改為初步核算、初步核實和最終核實三個步驟,與傳統做法相比,增加了初步核實和最終核實。
統計專家指出,隨著基礎資料的不斷完善,需要對GDP數據進行定期修訂。國家統計局根據更新、更全面的基礎資料,對2005年GDP數據進行了初步核實,形成了GDP初步核實數。(完)
*GDP數據上調不代表經濟過熱*
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原常務副院長劉福垣表示,統計局的數據存在1個百分點左右的誤差很正常,隨著基礎資料的不斷完善,GDP數據需要進行定期修訂。
上海交通大學城市與區域經濟研究所所長高汝熹教授認為,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調整是正常現象,GDP增長率0.3%的上調幅度表明,我國經濟增長實際上比今年早些時候估計的要快,“如果10.2%的增長率早一些提出,可能國家新一輪的宏觀調控會來得更早一些”。
對此,劉福垣則認為,不能因為GDP增長率由9.9%修訂為10.2%,就判斷我國經濟增長速度進一步加快,“目前中國的經濟發展總體上仍然偏冷”。他同時指出,現在我國經濟的主要問題并非所謂的“經濟增長過熱”,而是單位GDP增長的同時并沒有形成就業崗位的增長。
據悉,為使GDP數據更加準確地反映國民經濟發展實際情況,國家統計局2003年對GDP核算和數據發布制度進行了改革,將GDP核算改為初步核算、初步核實和最終核實三個步驟,與傳統做法相比,增加了初步核實和最終核實。國家統計局已于2006年1月20日發布了初步核算數據。
關于2005年GDP初步核實數據的公告
此前,國家統計局1月公布的資料顯示,據初步核算,中國2005年全年GDP為182321億元人民幣。按可比價格計算,2005年中國GDP比上年增長了9.9%,略低于上年10.1%的增長速度。
根據國家統計局《關于我國GDP核算和數據發布程序的改革》(國統字(2003)70號)的規定,GDP核算有初步核算、初步核實和最終核實三個環節。初步核算數已于2006年1月20日對外發布。近日,我局根據更新、更全面的基礎資料,對2005年GDP數據進行了初步核實,形成了GDP初步核實數。現將結果公告如下:
經初步核實,2005年GDP現價總量為18308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23070億元,增長速度為5.2%;第二產業增加值為87047億元,增長速度為11.7%;第三產業增加值為72968億元,增長速度為10%。按初步核實數計算的三次產業結構,第一產業占12.6%,第二產業占47.5%,第三產業占39.9%。
國家統計局
二〇〇六年八月二十九日
--轉載新華網
2005年中國GDP增長率由9.9%修訂為10.2%
新華網北京8月30日電(記者劉錚 姜雪麗)國家統計局30日對外公布了2005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初步核實結果,當年GDP增長率由9.9%修訂為10.2%。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公告稱,經初步核實,2005年中國GDP現價總量為18308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2%。
而今年1月發布的初步核算數據為,全年GDP182321億元,比上年增長9.9%。
新公布的初步核實數據顯示,2005年,中國第一產業增加值為23070億元,同比增長5.2%;第二產業增加值為87047億元,增長11.7%;第三產業增加值為72968億元,增長10%。
按初步核實數計算的中國三次產業結構,第一產業占12.6%,第二產業占47.5%,第三產業占39.9%。
而今年1月發布的初步核算數據為,第一產業增加值為22718億元,增長5.2%;第二產業增加值為86208億元,增長11.4%;第三產業增加值為73395億元,增長9.6%。
為使GDP數據更加準確地反映國民經濟發展實際情況,國家統計局2003年對GDP核算和數據發布制度進行了改革,將GDP核算改為初步核算、初步核實和最終核實三個步驟,與傳統做法相比,增加了初步核實和最終核實。
統計專家指出,隨著基礎資料的不斷完善,需要對GDP數據進行定期修訂。國家統計局根據更新、更全面的基礎資料,對2005年GDP數據進行了初步核實,形成了GDP初步核實數。(完)
*GDP數據上調不代表經濟過熱*
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原常務副院長劉福垣表示,統計局的數據存在1個百分點左右的誤差很正常,隨著基礎資料的不斷完善,GDP數據需要進行定期修訂。
上海交通大學城市與區域經濟研究所所長高汝熹教授認為,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調整是正常現象,GDP增長率0.3%的上調幅度表明,我國經濟增長實際上比今年早些時候估計的要快,“如果10.2%的增長率早一些提出,可能國家新一輪的宏觀調控會來得更早一些”。
對此,劉福垣則認為,不能因為GDP增長率由9.9%修訂為10.2%,就判斷我國經濟增長速度進一步加快,“目前中國的經濟發展總體上仍然偏冷”。他同時指出,現在我國經濟的主要問題并非所謂的“經濟增長過熱”,而是單位GDP增長的同時并沒有形成就業崗位的增長。
據悉,為使GDP數據更加準確地反映國民經濟發展實際情況,國家統計局2003年對GDP核算和數據發布制度進行了改革,將GDP核算改為初步核算、初步核實和最終核實三個步驟,與傳統做法相比,增加了初步核實和最終核實。國家統計局已于2006年1月20日發布了初步核算數據。
關于2005年GDP初步核實數據的公告
此前,國家統計局1月公布的資料顯示,據初步核算,中國2005年全年GDP為182321億元人民幣。按可比價格計算,2005年中國GDP比上年增長了9.9%,略低于上年10.1%的增長速度。
根據國家統計局《關于我國GDP核算和數據發布程序的改革》(國統字(2003)70號)的規定,GDP核算有初步核算、初步核實和最終核實三個環節。初步核算數已于2006年1月20日對外發布。近日,我局根據更新、更全面的基礎資料,對2005年GDP數據進行了初步核實,形成了GDP初步核實數。現將結果公告如下:
經初步核實,2005年GDP現價總量為18308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23070億元,增長速度為5.2%;第二產業增加值為87047億元,增長速度為11.7%;第三產業增加值為72968億元,增長速度為10%。按初步核實數計算的三次產業結構,第一產業占12.6%,第二產業占47.5%,第三產業占39.9%。
國家統計局
二〇〇六年八月二十九日
--轉載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