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社會發展計劃報告及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勾畫出了我國今年乃至未來幾年的發展趨勢,為今后的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給證券市場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宏觀經濟將持續增長
預計今年我國經濟增長在7%以上。在這一背景下,證券市場將加快完善,現存的問題將加快解決,有關規則將加快制定,金融改革將加速推進。此外,隨著宏觀經濟的向好,上市公司的業績將不斷改善,證券市場的基石會更加鞏固。在完善市場經濟環境、努力營造誠信制度、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的背景下,我國證券市場將迎來一個新的、更快的發展時期。
貨幣政策的調控作用加強
近年來,我國為緩解通貨緊縮狀況,刺激消費,保持經濟持續增長,實施了積極的財政政策,通過發行國債來彌補投入資金,以政府投資帶動民間投資。應當承認,在過去的幾年中,積極的財政政策的作用是明顯的,但由于其效用不斷遞減,這種赤字財政政策不能長期維持下去。
此次政府工作報告透露,今年擬比去年減少發行100億元長期建設國債,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政府刺激經濟的手段正在轉向,貨幣政策將作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日益重要的宏觀調控工具。2003年狹義和廣義貨幣供應量將增長16%左右,貨幣政策的空間將越來越大。另外,將監管職能從央行分離出來后,制定并執行與國民經濟發展相適應的貨幣政策將成為央行的惟一任務,今后的貨幣政策將更加客觀、靈活。可以相信,與以往有所不同,隨著證券市場越來越多地被納入貨幣政策的視野,任何一項貨幣政策的出臺都將對證券市場產生重要的影響。
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將有效對接
此次政府工作報告中,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被并列提出十分引人注目。資金是要流動的,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存在有機聯系,必然會相互作用,兩個市場的聯系渠道要依據市場發展的程度逐步拓寬。
無論是站在商業銀行自身經營的角度,還是站在競爭的角度,實現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有效對接都不可或缺。但囿于多種因素,目前找到一個適宜的對接渠道還存在困難。從長期看,應大力發展票據市場和債券市場,將這兩個市場作為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之間的一個中間地帶,以此引導資金在兩個市場中互動。從短期看,擴大證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進入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和證券公司申請股票質押貸款的規模和范圍、適時推出包括企業和個人的非券商股票質押貸款、設立貨幣市場基金、設立券商融資公司等,都可作為連接兩市場的渠道予以考慮。
機構改革助推市場發展
此次與證券市場關系最密切的機構改革當屬銀監會、國資委的設立,必然會對證券市場產生直接和間接的影響。
第一,銀監會的設立為監管模式的轉換奠定了基礎。
銀監會將整合中國人民銀行的監管職能和中央金融工委的相關職能,統一監管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三家政策性銀行和十大股份制銀行、資產管理公司、信托投資公司及其他存款類金融機構,負責制訂有關銀行業監管的政策法規及市場準入和運行監督。今后央行將專司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執行,更加突出其在宏觀調控體系中的作用。
銀監會成立的重大意義不僅在于使央行的監管職能與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的職能相分離,而且與證監會、保監會形成了金融監管的三駕馬車,進一步明確了各自的監管職責,這為未來適應金融一體化運作而采用功能監管模式奠定了堅實基礎。
第二,國資委的設立有助于解決國有資產的歷史遺留問題。
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改革關系到證券市場資產重組進程、市場深層次問題的解決等,將對證券市場產生深遠的影響。
作為本次機構改革的重頭戲,國務院決定組建特設機構———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專門承擔監管國有資產的職責,解決國有企業出資人不到位的問題。設立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別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制度,有助于解決國有企業中較為突出的所有者缺位問題,有利于完善國有企業的法人治理結構。
建立國有資產管理新體制將提升地方政府參與的積極性,不僅為國有股權的轉讓提供強大動力,為重組帶來新機會,而且對優化上市公司股權結構、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將產生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而且,將有助于從根本上解決困擾證券市場多時的一些歷史遺留問題。
據《經濟日報》
宏觀經濟將持續增長
預計今年我國經濟增長在7%以上。在這一背景下,證券市場將加快完善,現存的問題將加快解決,有關規則將加快制定,金融改革將加速推進。此外,隨著宏觀經濟的向好,上市公司的業績將不斷改善,證券市場的基石會更加鞏固。在完善市場經濟環境、努力營造誠信制度、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的背景下,我國證券市場將迎來一個新的、更快的發展時期。
貨幣政策的調控作用加強
近年來,我國為緩解通貨緊縮狀況,刺激消費,保持經濟持續增長,實施了積極的財政政策,通過發行國債來彌補投入資金,以政府投資帶動民間投資。應當承認,在過去的幾年中,積極的財政政策的作用是明顯的,但由于其效用不斷遞減,這種赤字財政政策不能長期維持下去。
此次政府工作報告透露,今年擬比去年減少發行100億元長期建設國債,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政府刺激經濟的手段正在轉向,貨幣政策將作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日益重要的宏觀調控工具。2003年狹義和廣義貨幣供應量將增長16%左右,貨幣政策的空間將越來越大。另外,將監管職能從央行分離出來后,制定并執行與國民經濟發展相適應的貨幣政策將成為央行的惟一任務,今后的貨幣政策將更加客觀、靈活。可以相信,與以往有所不同,隨著證券市場越來越多地被納入貨幣政策的視野,任何一項貨幣政策的出臺都將對證券市場產生重要的影響。
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將有效對接
此次政府工作報告中,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被并列提出十分引人注目。資金是要流動的,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存在有機聯系,必然會相互作用,兩個市場的聯系渠道要依據市場發展的程度逐步拓寬。
無論是站在商業銀行自身經營的角度,還是站在競爭的角度,實現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有效對接都不可或缺。但囿于多種因素,目前找到一個適宜的對接渠道還存在困難。從長期看,應大力發展票據市場和債券市場,將這兩個市場作為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之間的一個中間地帶,以此引導資金在兩個市場中互動。從短期看,擴大證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進入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和證券公司申請股票質押貸款的規模和范圍、適時推出包括企業和個人的非券商股票質押貸款、設立貨幣市場基金、設立券商融資公司等,都可作為連接兩市場的渠道予以考慮。
機構改革助推市場發展
此次與證券市場關系最密切的機構改革當屬銀監會、國資委的設立,必然會對證券市場產生直接和間接的影響。
第一,銀監會的設立為監管模式的轉換奠定了基礎。
銀監會將整合中國人民銀行的監管職能和中央金融工委的相關職能,統一監管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三家政策性銀行和十大股份制銀行、資產管理公司、信托投資公司及其他存款類金融機構,負責制訂有關銀行業監管的政策法規及市場準入和運行監督。今后央行將專司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執行,更加突出其在宏觀調控體系中的作用。
銀監會成立的重大意義不僅在于使央行的監管職能與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的職能相分離,而且與證監會、保監會形成了金融監管的三駕馬車,進一步明確了各自的監管職責,這為未來適應金融一體化運作而采用功能監管模式奠定了堅實基礎。
第二,國資委的設立有助于解決國有資產的歷史遺留問題。
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改革關系到證券市場資產重組進程、市場深層次問題的解決等,將對證券市場產生深遠的影響。
作為本次機構改革的重頭戲,國務院決定組建特設機構———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專門承擔監管國有資產的職責,解決國有企業出資人不到位的問題。設立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別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制度,有助于解決國有企業中較為突出的所有者缺位問題,有利于完善國有企業的法人治理結構。
建立國有資產管理新體制將提升地方政府參與的積極性,不僅為國有股權的轉讓提供強大動力,為重組帶來新機會,而且對優化上市公司股權結構、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將產生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而且,將有助于從根本上解決困擾證券市場多時的一些歷史遺留問題。
據《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