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正處于一個十字路口,需要尋找經濟增長的新引擎,而中國的經濟成功讓我們看到了希望。”福布斯雜志發行人里奇·卡爾加德一番對中國經濟的寄語引出了2003福布斯會議的“中國話題”。
此次福布斯全球行政總裁會議選擇在中國上海舉行,并將主題確定為“中國因素為全球經濟提供活力”,讓人自然聯想到1999年同樣在上海舉行的《財富》全球論壇,而當時的會議主題恰好是“中國未來50年”。
從單純探討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的1999《財富》全球論壇,到關注中國對全球經濟影響的2003福布斯全球行政總裁會議,會議主題的變化反映出迅速增長的中國經濟正在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前進的“新引擎”。
中國經濟:世界經濟發展的范例
有一組很有意思的數據:自1995年以來,《財富》全球企業500強的座次排列變化最大的當屬中國。1995年,只有3家中國內地公司進入全球500強,1999年為5家,而2003年就已經達到11家。在《福布斯》評選出的全球企業2000強中,也有13家企業來自中國。
比較剛剛閉幕的福布斯全球行政總裁會議和4年前的《財富》全球論壇,同為全球頂級商務會議,但會議舉行時中國以及全球的經濟背景已發生深遠的變化。《財富》全球論壇是在亞洲金融危機的陰影下召開的,中國尚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世界對于中國市場更多地還是好奇;而到了上海舉辦福布斯會議的2003年,中國成為全球低迷的經濟環境中唯一的亮點,中國的發展模式在會上得到了普遍的贊譽。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約瑟夫·斯蒂格利茨說?“中國經濟發展的巨大成功,對整個世界經濟產生了重要作用,可以稱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模式或者是范例。”
在這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眼中,中國在目前階段既沒有出現通貨膨脹?也沒有出現過熱的負面效應;中國沒有出現大規模貿易赤字?相反還有貿易盈余?能夠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中國人均GDP同發達國家的差距大?因而發展的潛力也巨大。”斯蒂格利茨說,“我看不出任何理由表明中國經濟不再保持高速增長。”
福布斯集團總裁史提夫·福布斯認為,中國經濟連續20多年的高增長,為全球經濟帶來了無限商機和活力。無論是在商務、金融還是地域政治等方面,中國在國際社會中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史提夫·福布斯贊同未來一段時間中國經濟仍需面對一些困難,例如履行世界貿易組織條款、消除國有企業不良貸款和促進農村地區發展等,但是中國經濟的前景仍然非常樂觀。福布斯說,“危機總會不時出現,關鍵是要選對發展方向”。福布斯認為,中國遇到的這些問題是隨著社會和經濟的向前發展而出現的“正面問題”,與因社會發展停滯甚至倒退而出現的問題“不可同日而語”。
中國民營企業家:快速發展的驅動力
1999年的《財富》全球論壇邀請了200個中國最大型公司的領導人出席,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來自國營企業;而此次福布斯會議的160多位中方受邀代表,主要是民營企業家,其中有10多位還曾入選“福布斯中國大陸富豪榜”。應邀代表結構的變化不僅僅因為雜志風格的不同,也折射出中國社會變遷的痕跡。
《福布斯》雜志發行人里奇·卡爾加德先生解釋說?作為一本關注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的雜志?福布斯論壇此次邀請的海外嘉賓很多是中小型私營企業的企業家?而非公開上市的大型跨國集團的總裁。福布斯公司本身?也是一家沒有公開上市的私營企業。關注企業家是《福布斯》的一貫風格。
東方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行在會上回顧了中國民企的發展歷程:第一個階段是20世紀80年代,那時創業很艱辛,但是也比較容易,最需要就是勇氣。到了20世紀80年代末期,完成資本金的積累之后,競爭的要素就是技術,在于能否生產比較高檔的產品,這樣的局面一直延續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到了1995、1996年,廣告營銷變得非常重要,所以那個時候出現了一些標王。但是到了1998年以后,中國經濟開始進入全面市場競爭階段,也是比較健康的狀態,消費者變聰明了,民企能否生存,要看它能不能給消費者提供更多的價值。
對于民營企業家的“原罪”說,與會的“富豪”們也沒有回避。復星實業董事長郭廣昌認為“要和過去說再見,要重新的向前發展,這樣才會變得更加的好。”過去因為沒有法律,所以可能過去人們就這么做,他(民營企業家)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獲得的第一桶金,而現在卻已經成為社會攻擊的一個目標。郭廣昌認為要公正地來對待這些人。
財富顯然給這些“富豪”們帶來不小的壓力。郭廣昌表示他要用一輩子的努力去樹立“擁有財富并不是罪惡”這種心態。而另一位年輕的“富翁”搜狐的張朝陽覺得現在整個公共的討論,已經越來越意識到創造財富的好處,但是還沒有提高到那種應該有的地位。使所有人擁有同樣的錢、同樣的財富這不叫公平,真正的公平就是大家擁有同樣的機會創造財富。
不過與會的民營企業家都贊同今后依然擁有廣闊商機。郭廣昌看中了三個機會:當一部分沒有競爭力的國有企業退出競爭時由民營企業去購并國有企業;二是產業整合,把小的企業整合到一個大產業中;三是在世界制造業向中國轉移的浪潮中把握機會,發展高端的制造業。
世茂集團董事長許榮茂也認為他的房地產事業面臨許多有利條件,例如農村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和中國城市的加速改造。他認為目前房地產的長勢還是非常健康的,中國的房地產在近一段時間內還會有一些健康穩定的發展。
中外企業家的平等對話
4年前的《財富》全球論壇上,人們更多地是用仰視的目光看著那些書寫了一個個商業神話的人物,當時媒體討論最熱烈的問題就是“我們離世界500強有多遠?”4年后的今天,沒有太多人熱衷討論“誰能擠進福布斯富豪榜”,更多的中國企業家趨于冷靜,不再浮躁,也不再把跨國公司的做法奉為經典?甚至對跨國企業的指點和評論開始說“不”。
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4年前曾以一個“能洗沾滿泥土的地瓜的洗衣機”而引得參加《財富》論壇的跨國公司老板哄堂大笑。而現在的張瑞敏顯然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目前,在全球白色家電領域排名第5的海爾,近期目標是進入前三名,最終向冠軍沖刺。他同時表示,企業必須“有所為有所不為”,海爾不會像其他國內家電、電腦生產商那樣涉足房地產業。
在向外資學習的過程中,張朝陽顯然深有感觸。作為新經濟的弄潮兒?搜狐公司在經歷網絡股泡沫破裂的痛苦之后?終于找到了自己的盈利模式。雖然最初是仿照了海外成功的商業模式?經過幾年的歷練?張朝陽終于說?“海外的成功商業模式在中國不一定成功”?而搜狐目前以手機短信為一大收入來源的商業模式?也是美國互聯網企業沒有辦法拷貝的。美國的互聯網公司以搜索用戶、電子商戶為支撐?而中國則以短信、彩信、游戲為支撐?這是不同的社會文化、不同的經濟發展程度、不同的社會配套設施決定的。
郭廣昌認為,要以更開放的心態來對待一切,就是外資帶給我們的除了資本之外,我覺得更多的是管理上的提升,還有管理上的人才,所以我們從外資這里吸引好的人才進來,向他們學習這是我們要做的事情。其次的話,中國的民營企業也不怕外資,有些外國企業,我們跟他比,我們的市場熟悉程度更高,我們的反映靈敏度更高,同樣進入一個市場,我們甚至可能只需要他們一半的時間、一半的成本。所以第一我們要學習,第二我們要加快學習,第三要提升我們的競爭力。包括跟外資更多的合作。“未來的外資找民營合作是對大家來說都是最合適的。”
劉永行也表示他不憚外資。中國民營企業現在確實仍然比較弱小,但是現在21世紀的民營企業已經不同于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的民營企業了,已經可以在一些基礎上引進一些的技術,東方希望集團就是直接引入了21世紀最先進的技術。他覺得民企在效率上有著突出的優勢:資金效率、時間效率以及人力效率。“外資企業、國營企業用一塊錢辦成的事,民營企業只用五毛錢就行。”
計劃外的熱門話題:人民幣匯率
雖然并未被列入本次福布斯會議的正式議程,但關于中國是否應該實施浮動的匯率制度卻成了2003福布斯會議的熱門話題。
福布斯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長、福布斯雜志總編輯史提夫·福布斯表示,如果現階段中國實施浮動匯率制,不僅對中國自身發展不利,也必然會影響到全球經濟。他還同時警告那些近期攜大量熱錢進入中國的“國際炒家”,企圖借助人民幣升值獲利的想法一定會令他們“大大失望”。
為了進一步闡明自己的觀點,史提夫·福布斯作了一個形象的比喻:正如鐘表是時間的衡量工具,貨幣是價值的衡量手段,它們都需要相對的穩定性,不能隨便浮動。幣值的穩定和可預見性,對任何國家都很重要。如果把一個小時60分鐘變成70分鐘,你會贊成嗎?
香港匯豐銀行有限公司主席艾爾敦表示,“人民幣匯率目前不應該調整。雖然許多人希望人民幣升值,但目前時機尚未成熟。”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指出,“人民幣升值,會導致中國經濟波動,加重通貨緊縮,給中國經濟帶來風險和損失,既不利中國,也不利全球。”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補充說,1997年,東南亞發生金融危機時,美國希望中國實行浮動匯率制,事實證明那是錯的,中國穩定的幣值有助于穩定當時的大局。今天,美國又要求中國實行浮動匯率制,事實還將證明這是錯的。目前,中國的貿易盈余只占了GDP的1.3%,這是一個合理的比重。
一位外國同行和記者交流時說,人民幣匯率問題成為全球關注的熱點,這本身就說明了中國經濟在世界上的地位正在與日俱增。
斯蒂格利茨說,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使世界上有了一個主要的發展中國家能夠站起來,代表發展中國家同發達國家進行談判,而中國將在其中發揮“領導國家”的作用。在中國的帶動下,“我們將會看到一個更具有活力的全球經濟,而且是一個更多幫助發展中國家的具有正義的全球化。”
據《經濟參考報》
此次福布斯全球行政總裁會議選擇在中國上海舉行,并將主題確定為“中國因素為全球經濟提供活力”,讓人自然聯想到1999年同樣在上海舉行的《財富》全球論壇,而當時的會議主題恰好是“中國未來50年”。
從單純探討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的1999《財富》全球論壇,到關注中國對全球經濟影響的2003福布斯全球行政總裁會議,會議主題的變化反映出迅速增長的中國經濟正在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前進的“新引擎”。
中國經濟:世界經濟發展的范例
有一組很有意思的數據:自1995年以來,《財富》全球企業500強的座次排列變化最大的當屬中國。1995年,只有3家中國內地公司進入全球500強,1999年為5家,而2003年就已經達到11家。在《福布斯》評選出的全球企業2000強中,也有13家企業來自中國。
比較剛剛閉幕的福布斯全球行政總裁會議和4年前的《財富》全球論壇,同為全球頂級商務會議,但會議舉行時中國以及全球的經濟背景已發生深遠的變化。《財富》全球論壇是在亞洲金融危機的陰影下召開的,中國尚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世界對于中國市場更多地還是好奇;而到了上海舉辦福布斯會議的2003年,中國成為全球低迷的經濟環境中唯一的亮點,中國的發展模式在會上得到了普遍的贊譽。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約瑟夫·斯蒂格利茨說?“中國經濟發展的巨大成功,對整個世界經濟產生了重要作用,可以稱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模式或者是范例。”
在這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眼中,中國在目前階段既沒有出現通貨膨脹?也沒有出現過熱的負面效應;中國沒有出現大規模貿易赤字?相反還有貿易盈余?能夠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中國人均GDP同發達國家的差距大?因而發展的潛力也巨大。”斯蒂格利茨說,“我看不出任何理由表明中國經濟不再保持高速增長。”
福布斯集團總裁史提夫·福布斯認為,中國經濟連續20多年的高增長,為全球經濟帶來了無限商機和活力。無論是在商務、金融還是地域政治等方面,中國在國際社會中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史提夫·福布斯贊同未來一段時間中國經濟仍需面對一些困難,例如履行世界貿易組織條款、消除國有企業不良貸款和促進農村地區發展等,但是中國經濟的前景仍然非常樂觀。福布斯說,“危機總會不時出現,關鍵是要選對發展方向”。福布斯認為,中國遇到的這些問題是隨著社會和經濟的向前發展而出現的“正面問題”,與因社會發展停滯甚至倒退而出現的問題“不可同日而語”。
中國民營企業家:快速發展的驅動力
1999年的《財富》全球論壇邀請了200個中國最大型公司的領導人出席,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來自國營企業;而此次福布斯會議的160多位中方受邀代表,主要是民營企業家,其中有10多位還曾入選“福布斯中國大陸富豪榜”。應邀代表結構的變化不僅僅因為雜志風格的不同,也折射出中國社會變遷的痕跡。
《福布斯》雜志發行人里奇·卡爾加德先生解釋說?作為一本關注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的雜志?福布斯論壇此次邀請的海外嘉賓很多是中小型私營企業的企業家?而非公開上市的大型跨國集團的總裁。福布斯公司本身?也是一家沒有公開上市的私營企業。關注企業家是《福布斯》的一貫風格。
東方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行在會上回顧了中國民企的發展歷程:第一個階段是20世紀80年代,那時創業很艱辛,但是也比較容易,最需要就是勇氣。到了20世紀80年代末期,完成資本金的積累之后,競爭的要素就是技術,在于能否生產比較高檔的產品,這樣的局面一直延續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到了1995、1996年,廣告營銷變得非常重要,所以那個時候出現了一些標王。但是到了1998年以后,中國經濟開始進入全面市場競爭階段,也是比較健康的狀態,消費者變聰明了,民企能否生存,要看它能不能給消費者提供更多的價值。
對于民營企業家的“原罪”說,與會的“富豪”們也沒有回避。復星實業董事長郭廣昌認為“要和過去說再見,要重新的向前發展,這樣才會變得更加的好。”過去因為沒有法律,所以可能過去人們就這么做,他(民營企業家)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獲得的第一桶金,而現在卻已經成為社會攻擊的一個目標。郭廣昌認為要公正地來對待這些人。
財富顯然給這些“富豪”們帶來不小的壓力。郭廣昌表示他要用一輩子的努力去樹立“擁有財富并不是罪惡”這種心態。而另一位年輕的“富翁”搜狐的張朝陽覺得現在整個公共的討論,已經越來越意識到創造財富的好處,但是還沒有提高到那種應該有的地位。使所有人擁有同樣的錢、同樣的財富這不叫公平,真正的公平就是大家擁有同樣的機會創造財富。
不過與會的民營企業家都贊同今后依然擁有廣闊商機。郭廣昌看中了三個機會:當一部分沒有競爭力的國有企業退出競爭時由民營企業去購并國有企業;二是產業整合,把小的企業整合到一個大產業中;三是在世界制造業向中國轉移的浪潮中把握機會,發展高端的制造業。
世茂集團董事長許榮茂也認為他的房地產事業面臨許多有利條件,例如農村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和中國城市的加速改造。他認為目前房地產的長勢還是非常健康的,中國的房地產在近一段時間內還會有一些健康穩定的發展。
中外企業家的平等對話
4年前的《財富》全球論壇上,人們更多地是用仰視的目光看著那些書寫了一個個商業神話的人物,當時媒體討論最熱烈的問題就是“我們離世界500強有多遠?”4年后的今天,沒有太多人熱衷討論“誰能擠進福布斯富豪榜”,更多的中國企業家趨于冷靜,不再浮躁,也不再把跨國公司的做法奉為經典?甚至對跨國企業的指點和評論開始說“不”。
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4年前曾以一個“能洗沾滿泥土的地瓜的洗衣機”而引得參加《財富》論壇的跨國公司老板哄堂大笑。而現在的張瑞敏顯然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目前,在全球白色家電領域排名第5的海爾,近期目標是進入前三名,最終向冠軍沖刺。他同時表示,企業必須“有所為有所不為”,海爾不會像其他國內家電、電腦生產商那樣涉足房地產業。
在向外資學習的過程中,張朝陽顯然深有感觸。作為新經濟的弄潮兒?搜狐公司在經歷網絡股泡沫破裂的痛苦之后?終于找到了自己的盈利模式。雖然最初是仿照了海外成功的商業模式?經過幾年的歷練?張朝陽終于說?“海外的成功商業模式在中國不一定成功”?而搜狐目前以手機短信為一大收入來源的商業模式?也是美國互聯網企業沒有辦法拷貝的。美國的互聯網公司以搜索用戶、電子商戶為支撐?而中國則以短信、彩信、游戲為支撐?這是不同的社會文化、不同的經濟發展程度、不同的社會配套設施決定的。
郭廣昌認為,要以更開放的心態來對待一切,就是外資帶給我們的除了資本之外,我覺得更多的是管理上的提升,還有管理上的人才,所以我們從外資這里吸引好的人才進來,向他們學習這是我們要做的事情。其次的話,中國的民營企業也不怕外資,有些外國企業,我們跟他比,我們的市場熟悉程度更高,我們的反映靈敏度更高,同樣進入一個市場,我們甚至可能只需要他們一半的時間、一半的成本。所以第一我們要學習,第二我們要加快學習,第三要提升我們的競爭力。包括跟外資更多的合作。“未來的外資找民營合作是對大家來說都是最合適的。”
劉永行也表示他不憚外資。中國民營企業現在確實仍然比較弱小,但是現在21世紀的民營企業已經不同于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的民營企業了,已經可以在一些基礎上引進一些的技術,東方希望集團就是直接引入了21世紀最先進的技術。他覺得民企在效率上有著突出的優勢:資金效率、時間效率以及人力效率。“外資企業、國營企業用一塊錢辦成的事,民營企業只用五毛錢就行。”
計劃外的熱門話題:人民幣匯率
雖然并未被列入本次福布斯會議的正式議程,但關于中國是否應該實施浮動的匯率制度卻成了2003福布斯會議的熱門話題。
福布斯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長、福布斯雜志總編輯史提夫·福布斯表示,如果現階段中國實施浮動匯率制,不僅對中國自身發展不利,也必然會影響到全球經濟。他還同時警告那些近期攜大量熱錢進入中國的“國際炒家”,企圖借助人民幣升值獲利的想法一定會令他們“大大失望”。
為了進一步闡明自己的觀點,史提夫·福布斯作了一個形象的比喻:正如鐘表是時間的衡量工具,貨幣是價值的衡量手段,它們都需要相對的穩定性,不能隨便浮動。幣值的穩定和可預見性,對任何國家都很重要。如果把一個小時60分鐘變成70分鐘,你會贊成嗎?
香港匯豐銀行有限公司主席艾爾敦表示,“人民幣匯率目前不應該調整。雖然許多人希望人民幣升值,但目前時機尚未成熟。”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指出,“人民幣升值,會導致中國經濟波動,加重通貨緊縮,給中國經濟帶來風險和損失,既不利中國,也不利全球。”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補充說,1997年,東南亞發生金融危機時,美國希望中國實行浮動匯率制,事實證明那是錯的,中國穩定的幣值有助于穩定當時的大局。今天,美國又要求中國實行浮動匯率制,事實還將證明這是錯的。目前,中國的貿易盈余只占了GDP的1.3%,這是一個合理的比重。
一位外國同行和記者交流時說,人民幣匯率問題成為全球關注的熱點,這本身就說明了中國經濟在世界上的地位正在與日俱增。
斯蒂格利茨說,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使世界上有了一個主要的發展中國家能夠站起來,代表發展中國家同發達國家進行談判,而中國將在其中發揮“領導國家”的作用。在中國的帶動下,“我們將會看到一個更具有活力的全球經濟,而且是一個更多幫助發展中國家的具有正義的全球化。”
據《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