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以來,在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強有力的領導下,廣東堅持擴大內需和對外開放,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國民經濟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流通和消費市場價格水平逐漸回升,有力地抑制了通貨緊縮的壓力。
一、2003年物價走勢回顧
近兩年,我省物價水平一直持續下跌。2001年全省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下跌了0.7%,2002年在此基礎上再下跌1.4%。自2003年以來,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下跌的勢頭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一方面是價格總水平停止跌勢,并逐月緩慢回升;另一方面價格回升涉及的消費品類別和地區逐漸增加。2003年全省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累計上升0.6%。從8大分類看,累計上升的有食品、煙酒及用品、醫療保健個人用品和居住,分別上升2.3%、1.4%、0.4%和3.1%;下降的是衣著、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交通及通訊和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分別下降2.3%、2%、2.1%和2%。從分區域看,城市居民消費價格水平累計上漲0.7%,農村上漲0.4%;在21個地級市中,價格水平上漲有15個,下降有6個。
二、價格運行特點與影響因素
1、食品煙酒類價格大幅上漲。2003年受自然災害頻繁、季節性及生產結構調整、世界糧油價格上升等多因素影響,食品及煙酒類價格升幅大。全年食品類價格累計上升了2.3%。其中升幅較大的是鮮菜、鮮果、油脂和牛肉,分別上升11.7%、7.8%、8.6%和8.4%。糧食價格則一直保持穩中有升的走勢,全年累計上升1.9%。煙酒類價格累計上升1.4%。
2、居住類價格上漲引人注目。受經濟好轉、居民收入預期改善、季節性消費以及基本建設投資高速增長等因素影響,2003年水泥、鋼材、液化石油氣等居住類價格明顯攀升。全年全省居住類價格累計上升3.1%。其中升幅較大的是居民用水和液化石油氣價格,分別上升10.6%和20%。
3、醫療保健個人用品價格穩中有升。去年上半年受非典影響,該類商品價格變動曾經表現異常。進入下半年,隨著疫情消除和人們衛生保健意識加強,該類價格穩中有升。全年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累計上升0.4%。其中升幅較大的是中藥材、檢查費價格和掛號費,分別上升8%、5.3%和4%。
4、工業消費品價格依然低迷。當前,由于市場供求狀況總體上仍然是供過于求,2003年除了燃料價格大幅攀升外、大部分的工業消費品如衣著、家庭設備用品、交通及通訊和娛樂教育文化用品等各類價格仍然低迷,特別是通訊工具、文娛耐用品和家庭設備用品跌幅最大,全年分別跌15.9%、7.9%、5.2%。衣著和交通工具類價格也有2-3個百分點的跌幅。
5、服務項目價格基本平穩。2003年,由于實行“一費制”,學雜費等教育性價格基本穩定,全年教育類價格累計上升0.2%。其他各類服務項目價格大部分保持穩中有升,如美容理發等服務升0.5%,通訊服務與維修服務價格無升跌。不過,一些服務項目價格也出現較大升幅,如家庭服務升4.8%,醫療保健服務升2%。
另外,去年上半年受非典疫情拖累的旅游和賓館等服務業,在進入下半年后逐步恢復,價格有所回穩,但全年仍累計下降5.3%。
三、今年價格走勢預測
2003年我省流通和消費市場價格水平止住了持續近兩年的跌勢,總體上平穩上行,通貨緊縮的壓力日趨緩解,成為2003年我省宏觀經濟運行出現的亮點之一。那么,今年流通和消費市場價格走勢將怎樣?
首先,我省經濟一直保持較快的增長勢頭,投資、消費和出口的增長帶動國民經濟快速增長,使近幾年一直困擾經濟發展的通貨緊縮壓力趨于緩解。2003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保持26.5%的增速,國內市場銷售有所加快,出口和利用外資均保持快速增長。目前的國民經濟正處在一個新的發展轉折點,我國經濟很有可能駛入重化工業發展的快車道。在此條件下,市場物價水平緩慢回升,走出通縮將很可能成為事實。同時,隨著經濟運行質量的進一步改善,市場配置能力的不斷增強,以及企業對市場需求反應的靈敏度的提高,市場供給能力日趨擴大,再出現象1992-1994年大多數商品價格大起大落的可能性不大。另外,去年提高了公務員工資,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11.2%,收入增長將進一步推動消費結構的升級,今年住房、汽車等消費品的前景將仍然看好。
當然,2003年我省市場價格水平回升的因素中,偶然性和外生性的影響大些,自發性的價格內在上漲的動力還略現不足,價格水平回穩的基礎并不穩固。盡管某些方面供給并不順暢,如出現了去年下半年電、石油、煤、鋼材、水泥等主要原材料、燃料和動力基礎產品的供應緊缺、價格大幅上漲的現象。但總體上市場供過于求的狀況沒有根本性變化,尤其在目前就業壓力依然較大、居民消費預期尚難有較大改善的情況下,價格大幅上行的可能性不大。另外,我國加入WTO的承諾,進口產品大增以及關稅下調,客觀上給市場價格下調騰出了空間。
綜上所論,初步預計今年我省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將在上升1-2%的區間內運行,大體保持低通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