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在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南哈州突厥斯坦市施工現場,中哈天然氣管道二期工程主體管線第一條焊縫開焊儀式隆重舉行。這項惠及中哈兩國人民的工程,繼去年12月21日舉行奠基儀式后,經過雙方建設者的緊密籌備,目前進入現場建設的快速實施階段。
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政府第一副總理舒克耶夫宣讀了納扎爾巴耶夫總統的賀信。中國政府代表、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哈國油氣部部長門巴耶夫,哈國國家石油天然氣股份公司總裁卡貝爾金,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汪東進,哈國南哈州州長穆爾扎赫梅伊托夫分別在儀式上發表講話。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公司副總裁孫波出席開焊儀式。
納扎爾巴耶夫總統在賀信中對這條能源通道寄予厚望。劉鐵男副主任在講話中高度評價中哈兩國在能源合作領域取得的成就。汪東進副總經理代表中國石油就確保管道優質、高效、安全和如期建成通氣作出了鄭重承諾。
根據中哈兩國有關政府間協議,以及哈薩克斯坦國家石油天然氣股份公司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簽署的有關企業間協議,兩國決定共同修建中哈天然氣管道二期工程。二期管道始于哈國曼格斯套州別伊涅烏,在南哈州奇姆肯特與中亞天然氣管道相連,全長1475公里,設計輸氣能力為每年100億立方米,可擴至150億立方米。
工程將根據氣源供應情況分階段實施。第一階段完成巴卓伊—奇姆肯特段管道及巴佐依壓氣站的建設任務,年輸氣能力達到60億立方米;第二階段完成別伊涅烏—巴卓伊段管道及巴佐依壓氣站的增容和卡拉奧杰克壓氣站的建設,年輸氣能力達到100億立方米;第三階段屬于遠期規劃,將根據天然氣資源情況新建部分管線,增建和擴建壓縮機站及其附屬設施,使輸氣能力達到每年150億立方米。工程計劃在2012年年底實現管道機械完工,2013年3月底實現管線通氣,2013年9月底實現壓氣站投產。
中哈天然氣管道二期工程是中哈兩國能源合作的又一重要項目,是兩國油氣領域戰略合作的重要部署和哈國重要的民生工程。管道建成后,將為哈國南部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發揮重要作用。此外,這條管道與中亞天然氣管道哈國段相連,將為哈國建立起天然氣出口中國的通暢渠道,打破其天然氣一直以來只能出口歐洲的單一格局,成為哈國天然氣出口多元化的重大突破口,同時也有利于中國石油在哈上游項目氣藏開發和中國引進中亞天然氣的氣源保障。
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政府第一副總理舒克耶夫宣讀了納扎爾巴耶夫總統的賀信。中國政府代表、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哈國油氣部部長門巴耶夫,哈國國家石油天然氣股份公司總裁卡貝爾金,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汪東進,哈國南哈州州長穆爾扎赫梅伊托夫分別在儀式上發表講話。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公司副總裁孫波出席開焊儀式。
納扎爾巴耶夫總統在賀信中對這條能源通道寄予厚望。劉鐵男副主任在講話中高度評價中哈兩國在能源合作領域取得的成就。汪東進副總經理代表中國石油就確保管道優質、高效、安全和如期建成通氣作出了鄭重承諾。
根據中哈兩國有關政府間協議,以及哈薩克斯坦國家石油天然氣股份公司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簽署的有關企業間協議,兩國決定共同修建中哈天然氣管道二期工程。二期管道始于哈國曼格斯套州別伊涅烏,在南哈州奇姆肯特與中亞天然氣管道相連,全長1475公里,設計輸氣能力為每年100億立方米,可擴至150億立方米。
工程將根據氣源供應情況分階段實施。第一階段完成巴卓伊—奇姆肯特段管道及巴佐依壓氣站的建設任務,年輸氣能力達到60億立方米;第二階段完成別伊涅烏—巴卓伊段管道及巴佐依壓氣站的增容和卡拉奧杰克壓氣站的建設,年輸氣能力達到100億立方米;第三階段屬于遠期規劃,將根據天然氣資源情況新建部分管線,增建和擴建壓縮機站及其附屬設施,使輸氣能力達到每年150億立方米。工程計劃在2012年年底實現管道機械完工,2013年3月底實現管線通氣,2013年9月底實現壓氣站投產。
中哈天然氣管道二期工程是中哈兩國能源合作的又一重要項目,是兩國油氣領域戰略合作的重要部署和哈國重要的民生工程。管道建成后,將為哈國南部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發揮重要作用。此外,這條管道與中亞天然氣管道哈國段相連,將為哈國建立起天然氣出口中國的通暢渠道,打破其天然氣一直以來只能出口歐洲的單一格局,成為哈國天然氣出口多元化的重大突破口,同時也有利于中國石油在哈上游項目氣藏開發和中國引進中亞天然氣的氣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