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蒙古準格爾旗東北部的庫布其沙漠尾端有一塊綠洲,鄂爾多斯市全力打造的大路煤化工基地就坐落其間。記者前往該基地進行考察時看到,一個生態化大型煤化工基地正在崛起。
大路煤化工基地管委會主任華瑞鋒表示,他們曾聘請頂級煤化工專家對發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污染的煤化工產業進行了論證和評估,委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進行了總體規劃。去年,又投入近億元資金,建成了8.27千米連接呼大高速公路的雙向六車道快速路和2.57千米進入煤化工開發區的道路,建成庫容量837萬立方米的大南溝水庫,為開發區供水。通過對基地內產品項目、公用輔助、物流傳輸、環境保護和管理服務的整合,做到專業集成、效益節約,用大約20年的時間建成世界級的煤化工基地。
據了解,大路煤化工基地分兩大區塊:南煤化工基地規劃建設面積18.5平方千米,以煤制油、煤制醇醚兩大產業鏈為主,發展下游深加工項目,建成后年煤炭轉化量3800萬噸左右,產值600億元,利稅215億元。東工業基地規劃建設面積13平方千米,主要以南煤化工基地的產品和“三廢”為原料,重點發展精細化工項目,建成后投資規模約300億元,產值約200億元。到2015年,大路煤化工基地預計完成835億元,工業增加值將達到171億元,上繳稅金40億元。工業增加值達到145億元,銷售收入達到120億元,實現利潤30億元,基礎設施計劃完成投入17億元。
目前,大路煤化工基地內已有伊泰集團煤制油、內蒙古三維煤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甲醇、內蒙古奈倫集團有限公司尿素及合成氨等項目在建或投產。香港威華達控股有限公司甲醇、聚丙烯項目,內蒙古天隆煤化有限責任公司甲醇項目,神華集團多孔硝酸銨項目,內蒙古德源大路發電有限公司熱電聯產項目,內蒙古蒙能能源有限責任公司準格爾友誼電廠項目正在進行入園區的實質性工作。這8個項目一期總投資223.4億元,一期項目建成后,可年轉化原煤1096萬噸。現在,正在開展初期入園工作的還有臺灣騰龍集團、廣東東凌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西部投資集團公司和北京諾英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三個煤化工配套項目。
華瑞鋒強調,大路煤化工基地未來要通過建設將提高產業集中度,延長產業鏈條,實現產業轉型。首先,要集中打造優勢產業。推進招商引資由企業選基地向基地選企業轉變,延伸產業鏈條,推動集群效應,實現就地循環轉化。5年內將著力建設煤制油、煤制氣、烯烴、甲醇、二甲醚、乙二醇、尿素和合成氨以及煤化工產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等八大產業鏈,形成年轉化原煤1.5億噸的深加工能力。同時要加強產學研基地建設,積極引進國內外著名科研院校及研發機構,高標準建設現代煤化工、“三廢”綜合利用等產業研發中心,推進國內自主知識產權就地轉化,逐步形成研發中心—中試基地—產業轉化基地的新格局。
為了推進項目建設取得新突破,基地正在充分利用伊泰煤制油這個平臺,推進第二期年產540萬噸煤制油項目前期工作,擴大生產規模;積極引進甲醇制烯烴項目,促進甲醇產品的就地深加工轉化,延伸產業鏈條。以煤制油、甲醇的下游產業為主,積極培育烯烴、乙二醇、碳一化工等下游精細加工項目,同時發展灰渣提取氧化鋁等循環經濟綜合利用項目。以中海油為龍頭的煤制天然氣項目將在今年內開工建設,預計將形成年產200億標準立方米的生產規模。該項目將與南工業基地、東工業基地形成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的產業集群。
圖為園區內的伊泰集團間接煤制油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