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萬華化學一期20萬噸/年POE項目成功投產,標志著中國首套大規模自主研發的POE工業化裝置一次性開車成功。萬華化學新投產的項目不僅包括4C的POE,還涵蓋了8C的POE。
截至去年年底國內相關規劃產能已超350萬噸,大部分的國內產能以1-丁烯POE即4C的POE為主。而8C的POE在性能上展現出更多優勢,具有更高的拉伸模量和彎曲模量、更強的撕裂強度,更低的玻璃化轉變溫度和更寬的熔體指數范圍。
萬華化學生產的POE除了在光伏膠膜這一主要應用領域外,還將擴展到非光伏領域,包括汽車材料改性、鞋材制造、電纜生產等多個行業。
9月26日,中石化催化劑天津有限公司茂金屬催化劑裝置一次試車成功,產出合格產品。至此,BSG-茂金屬-BCM載體裝置三條生產線全部試車成功,標志著天津新材料生產基地催化劑產能得到進一步釋放,一期項目投料試車工作進入沖刺階段。
該項目7月26日BSG催化劑裝置正式投料試車;9月7日BCM載體裝置正式投料試車;9月18日,茂金屬催化劑裝置正式投料試車,9月26日產出茂金屬催化劑產品。
11月,中國石化川維化工公司年產2.4萬噸EVOH樹脂技術升級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第一次公示。
項目簽約于5月23日,總投資12億元,建設內容包括聚合、回收、醇解等工藝裝置及配套的公用工程及輔助設施。
川維化工為中國大陸首家EVOH接近工業化生產的企業,據悉公司目前擁有1套1.2萬噸/年的工業化裝置,若此次簽約項目投產,公司EVOH總產能將達到3.6萬噸/年。
目前,我國EVOH暫未實現工業化生產,整個市場基本被可樂麗等幾家外資企業占據。需求方面,EVOH在歐美已經普遍使用。我國長期以來價格居高不下導致其使用成本過高,加上國內對于食品包裝材料的性能要求不高(包括其阻隔性能),使得EVOH應用規模亦受到一定限制。但未來這種局勢有望改變。
1月底,遼寧魯華泓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COC裝置投產成功,生產出合格產品。
一期產品各項性能均超過預期,實現了遼寧魯華在石化新材料研發領域的重要突破,提升了我國在環烯烴聚合物領域的生產技術水平,為遼寧魯華進一步發展石化高分子新材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該產品對標國外同類產品,根據應用領域開發了5個不同的牌號,在玻璃化轉變溫度、分子量及分布、密度、熔體質量流動速率、光線透過率和吸水率等技術指標已基本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
遼寧魯華一期項目產能為1000噸/年。一期示范項目完成后,計劃二期建設10000噸/年環烯烴聚合物生產裝置。
1月28日,山東魯晶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與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合作開發的500噸/年降冰片烯合成反應裝置投產成功。產品各項性能達到設計要求,其中環戊二烯的轉化率達到96%,降冰片烯的選擇性達到95%以上,為環烯烴共聚物(COC/COP)新材料國產化提供了原料保障。
10月,國內首個自主技術雙端基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膠SSBR3540F在獨山子石化公司24萬噸/年SSBR/SBS橡膠裝置一次開車成功,填補了國內空白。打破了端基官能化、高苯乙烯、高門尼等高端產品全部依賴進口的局面。
為了解決國內高端溶聚丁苯橡膠基礎材料制造關鍵問題,中國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和獨山子石化公司于2022年聯合攻關,開展高苯乙烯含量雙端基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膠SSBR3540F工業化技術開發。該產品苯乙烯含量約35%,乙烯基含量約40%,具有制備成本低、應用條件溫和、工藝適用性強等特點。
雙端基官能化有效改善了白炭黑填料在橡膠中的分散性,能夠控制聚合物鏈端的無序運動生熱,用雙端基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膠制備的輪胎具有更低的滾動阻力、更好的抗濕滑性能。
9月24日,國內首套萬噸級丁二烯法合成氯丁橡膠裝置發布。
中膠(內蒙古)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丁二烯法合成氯丁橡膠生產裝置建設項目采用自主研發的全新技術路線,是國內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填補了產業空白,打破了國外生產商對我國氯丁橡膠高端市場的壟斷。
10月15日,武漢太紫微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T150 A-光刻膠,通過半導體工藝量產驗證,實現配方全自主設計。
與國外同類產品相比,T150 A在光刻工藝中表現出的極限分辨率達120nm,且工藝寬容度更大,穩定性更高,堅膜后烘留膜率優秀,其對后道刻蝕工藝表現更為友好,通過驗證發現T150 A中密集圖形經過刻蝕,下層介質的側壁垂直度表現優異。
T150 A標志著國產光刻膠在性能上已經能夠與國際主流產品相媲美,對于推動國產光刻膠的產業化和自主可控具有重要意義。此前,KrF光刻膠的國產化率不足5%。
3月14日,蘇州美創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宣布,相繼投產膨體聚四氟乙烯管材(ePTFE Tubing)和膨體聚四氟乙烯膜材(ePTFE Membrane)。
長期以來,ePTFE材料由于生產工藝復雜,對制造設備要求高,對生產環境要求嚴苛,發展受限。蘇州美創成功實現了該材料的投產,標志著國內企業正式突破了這一難題,蘇州美創也將借此打通從前端原材料到終端器械產品、從“創新鏈”到“產業鏈”的完整閉環。
5月,河南雷佰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承擔的2022年市級重大科技專項“風力發電葉片用固化劑甲基環己二胺(HTDA)國產化項目研究”項目通過專家驗收,成功攻克了甲苯二胺(TDA)加氫工藝難的關鍵核心技術難題,實現甲基環己二胺產業化,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實現進口替代,成為全國首例。
河南雷佰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由中原石化改制企業發起成立,致力于高端特種胺系列固化劑國產化的開發、生產、市場應用推廣。產品(DETDA和HTDA)主要應用于聚氨酯彈性體、聚脲、環氧樹脂等行業。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展示國家石油化工產業形象,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