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湖北石油茅坪水上加能站。程 碩 攝
本報記者 王鈺杰 熊 海 通訊員 萬家凝
長江水面波光粼粼,江風習習。翻過一座小山,走過員工自己鋪設的石板路,坐上交通艇行駛兩分鐘,茅坪水上加能站的牌子便躍然眼前。登上躉船,輸油管道橫亙在船中央,一排排潤滑油桶整齊劃一地排開。記者站在船上向遠方望去,“高峽出平湖”的壯麗景觀盡收眼底。
茅坪水上加能站始建于2001年,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長江段,距離三峽大壩5公里,這里是三峽庫區的“咽喉”。加能站不遠處便是錨地,大量開往下游的船只在此等候安檢過閘,它們是加能站的主要客戶。
當天下午,裝載油品的行船出發,前去為客戶船只加油。茅坪水上加能站有兩艘船,分別是躉船和行船。躉船儲油量3000噸,作用相當于水上油庫,為??康拇凹佑?,行船則根據客戶需求提供送油上門服務。
不出10分鐘,行船便與下午的第一艘客戶船只成功對接?!耙粋€電話,中國石化就上門加油,不僅速度快,而且服務態度好?!笨蛻魟⑾壬f。
時間回到2001年,彼時三峽大壩仍在建設中。剛剛建成的茅坪水上加能站像是一顆提前布局在此的棋子,靜候三峽大壩竣工。
“當時每天過往的船只很少,來加油的只有零星幾艘,每天加油量也不過10噸。”湖北石油水上分公司綜合辦公室副主任曹維鑫回憶道。
2006年,三峽大壩正式竣工,過往的船只越來越多,大量船只等候在距離茅坪水上加能站不遠的錨地處,等待安檢過閘,補充油品成了迫切需要。茅坪水上加能站日益忙碌起來,每天都會為過往船只供應近40噸油品。
在行船上遠眺,岸邊不時會出現數層高的貨輪。在茅坪水上加能站站長譚風華看來,這是三峽大壩竣工帶來的又一道風景。
“湖北是汽車產銷大省,那些船很多是用來運送車輛的滾裝船。”譚風華指著遠處停泊的貨輪說,“2001年茅坪水上加能站剛剛建成時還沒有這類船,它們是隨著三峽大壩建成、長江通航能力提高才逐漸出現的?!比缃瘢@類滾裝船加油量已經占到茅坪水上加能站加油總量的三分之一。
2016年,宜昌至武漢航道整治工程被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隨著整治完成,5000噸級貨船被允許常年通航,因水運價格低,更多大型船只選擇通過這條“黃金水道”運送貨物,加油需求進一步增加。
為了更好滿足“黃金水道”上貨船的加油需求,更好保障三峽庫區船舶順利通航,茅坪水上加能站通過引進船舶輕質燃料油、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加大庫區客戶開發力度等措施,實現量效雙升,市場占有率大幅提高,躉船儲油量也從1000噸增長到3000噸,成為湖北石油水上分公司單船儲量最大的一艘躉船。
“目前茅坪水上加能站平均每天售出120噸油品、保供約10艘船舶,3月至10月旺季每天供油量能達到160噸。”茅坪水上加能站黨支部書記龍瓊介紹。
從2001年到2024年,23年的時光里,茅坪水上加能站見證了三峽大壩從無到有的過程,見證了“黃金水道”蓬勃發展,自身也從江邊小站發展成為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的綠色航標,貢獻了“清凈守護長江”的石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