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楊 君 通訊員楊靜麗 張迎亞報道:截至目前,作為“川氣東送”工程主供氣源的普光氣田,已累計生產天然氣超1200億立方米,連續穩產15年,超出設計穩產期7年。
多年來,中原油田依托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石化科技攻關重大項目,聯合知名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自主創新探索形成超深特大型高含硫氣田長周期安全穩產技術,打造出中國高含硫氣田長效開發樣本,解決了低孔低滲儲量占比達53%、邊水體積是氣藏的6倍等獨有的“有氣難采”問題,攻克“水淹”“硫堵”等難題,采收率從投產初期的55%提高到62.1%,增加可采儲量317億立方米。構建形成以“預警、溯源、應急”為核心的長期安全生產關鍵技術和標準體系,建成氣田本質安全網。提升整體開發技術水平和核心裝備國產化能力,實現涉硫高端裝備國產化率100%,促進采購成本明顯降低,助力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具備高含硫氣田開發裝備全產業鏈的國家。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