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山西石油南海街加能站服務過往車輛。本報記者 付 松 攝
本報記者 劉繼寶 付 松 秦曉耕 通訊員 萬建軍
日前,記者走進山西石油太原南海街加能站,現場加油、充電車輛絡繹不絕,一派繁忙景象。16時許,一輛電動汽車駛入站內,車上下來一名殘障人士想要去衛生間,站長程宏見狀立即迎上去攙扶著他,叫人拿來紙巾。
這位特殊的顧客是從山西省呂梁市過來的,他告訴記者:“我們這趟出來,是想看看‘三晉大地’的大好河山,一路經過好幾個加油站,就數中國石化服務最熱情、最周到。”
南海街加能站位于太原市迎澤大街核心路段,始建于1967年,是山西省歷史最久遠的加油站之一。57年來,該站見證了當地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建成初期主要供應百姓照明用煤油,如今成為提供多品類清潔油品、易捷服務、車輛充電等綜合能源服務的現代化加能站。
“小時候這個加油站很破舊,現在越來越亮麗、功能越來越齊全,不僅能加油,而且可以給電動汽車充電,變化真是太大了。”與加能站同齡的附近居民王芳說。
站內的充電服務一直很受歡迎,30個慢充電樁、6個快充電樁每天可服務五六十輛車。采訪中,一輛電動網約車駛進站內,司機麻利地掃描二維碼,開始為車輛充電。
網約車司機叫關晨翔,是這里的老客戶。他的父親也是駕駛員,多年來父子兩人一直喜歡在這里加油充電。他告訴記者:“這里的油品質量讓人放心,充電快,服務又好。”
南海街加能站不僅是加能站,還是暖心站、愛心站。他們建起了“媽咪小屋”,為哺乳期女司機提供安全舒適的哺乳空間;在愛心驛站配備雨傘、藥箱、茶水等,為交警、環衛工人、快遞小哥等戶外勞動者免費提供各種服務。
這里還是走失老人的“臨時家園”。站里員工告訴記者,曾有位老人忘記了回家的路,也說不清家人姓名、電話。他們熱情地把老人安頓在愛心驛站,直到兩天后老人的兒子在警察幫助下找到這里,才把老人接走。
南海街加能站所在的迎澤大街是一條景觀大道,也是一條承載城市發展記憶的街道。數十年來,南海街加能站與迎澤大街風雨同舟,見證了這里的變遷與繁華,也見證了太原城市發展的成果。住在加能站對面小區的居民谷小林說:“30年前,站點周邊沒有什么綠化,隨著城市環境整治推進,周邊建成了一個公園,樹木郁郁蔥蔥,晚飯后散散步,很愜意呢!”
山西省是煤炭大省,我國確立“雙碳”目標以來,山西省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山西石油積極擁抱能源革命,像南海街加能站一樣的現代化加能站不斷涌現。截至目前,已建成加氣站28座、充電車位1831個、重卡充換電站17座、易捷便利店1187家,全力為“三晉大地”發展提供油氣氫電服綜合能源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