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27日,由CNESA主辦的中國儲能西部論壇2019在西寧召開,論壇以“探索可再生能源配置儲能市場與商業模式”為主題,眾多行業專家就西部儲能產業發展、市場機會、應用模式、技術路線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中國電力報作為CNESA的合作媒體,對本次論壇進行了全版報道。
“今年,隨著西部地區可再生能源規模化開發利用的不斷推進,以及電力市場化改革不斷深入,西北五省儲能應用的需求不斷增加。”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史玉波在中國儲能西部論壇2019上表示。近年來,“儲能+可再生能源”成為西部區域消納清潔能源的有效形式。
“儲能+可再生能源”成發展重點
西部作為我國可再生能源快速發展的排頭兵,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發展潛力巨大,“十一五”以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風能和光伏電站等一大批可再生能源項目在西部建設運行,這些項目對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帶動作用已經初步顯現。但由于風能和太陽能發電存在間歇性和不確定性的特性,西部棄光棄風現象同樣嚴重,據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新疆、甘肅和內蒙古三地2018年棄風、棄光電量超過300億千瓦,全國占比超過90%。在西部棄光棄風的當下,儲能的重要作用凸顯,“儲能+可再生能源”成為區域發展重點。
青海省能源局副局長獨金萍指出,青海南部至河南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正在加緊建設,這是支撐青海能源大規模建設的第一條通道,對于推動千瓦級清潔能源通道建設具有重要引領示范意義。而西部地區是“一帶一路”的前沿陣地,其清潔能源存在消納難、外送難、調控難等問題,儲能是清潔能源得以充分開發利用的最佳技術支撐和有效的解決途徑。
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調控中心副主任董凌認為,儲能是解決新能源發電和負荷用電時空不匹配的絕佳手段,能夠將電力生產和消費在時間上進行解藕,使得傳統實時平衡的剛性電力系統變得柔性。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首創共享儲能理念,將電源側、電網側、以及負荷側的儲能資源以電網為樞紐進行整合,最大限度發揮價值。為保障收益,共享儲能參與電力輔助服務交易已從今年6月全面鋪開,收益由雙方按比例分攤,實現了新能源場站和儲能電站的共贏。
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徐越表示,華能集團一直在積極推進儲能項目的示范和應用,推動儲能 示范項目建設。其中,華能清能院在青海格爾木光伏電站建成的國內規模最大的1.5兆瓦/3.5兆瓦時直流側儲能示范系統,以及哈密石城子2兆瓦時商業化光伏項目,均采用了華能清能院自主開發的直流側接入技術,以解決光伏電站棄光問題。
儲能進入調整期
2018年,我國儲能技術應用呈“規模化”發展趨勢,電網側、用戶側儲能應用將我國當年新增和歷年累計儲能裝機推進到世界前三之列,引領了全球儲能產業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我國儲能產業發展的格局。2019年,國家能源局印發《貫徹落實<關于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2019~2020年行動計劃》,為“十三五”后兩年儲能產業發展和技術應用指明了方向。
在儲能產業高速發展的同時,也應該看到,儲能產業目前仍處發展初期,尚未形成成熟的商業模式。進入2019年以來,受相關政策和市場因素影響,儲能產業進入了一個調整期。根據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委會最新數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已投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到了31.4吉瓦,其中非抽水蓄能儲能項目累計裝機為1.4吉瓦,占比4.5%。“在前兩年加速發展的形勢下,今年我們也看到了產業各方的‘理性回歸’。目前,我國電化學儲能累計裝機規模為1189.6兆瓦,今年上半年新增規模為116.9兆瓦,同比增長為-4.2%,出現了階段性減速調整。”史玉波表示。
史玉波對儲能產業這種調整有幾方面建議,一是用戶側儲能投資趨于理性,相關投資者進一步尋求峰谷價差以外的額外收益;二是電網側儲能投資沖動得到抑制,需要更為成熟的監管和激勵機制;三是輔助服務領域實現初步商業模式探索后,對市場頂層設計和有效機制的需求凸顯;四是更加深入地研究探索大規模儲能推廣應用的安全問題,相關標準和規范需要進一步完善。
因此,他指出,現階段我國儲能產業發展速度有所放緩,這是產業發展到新一階段的必要調整,放慢腳步,才能走的更穩,從而以堅實的基礎去迎接產業的繁榮爆發。
儲能的身份問題仍待明確
史玉波認為,儲能已成為我國實現能源結構調整的關鍵技術支撐,但其在提高能源系統建設運行效率中的作用還需得到充分挖掘。此外,電力市場尤其是現貨市場是促進儲能商業化發展的關鍵,因此儲能的身份問題不僅要在政策中予以明確,還需在實操中予以明示。
國務院參事吳宗鑫指出,在高比重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情景下要想保持每個地區每小時供電和需求的平衡,實現電力系統的高效利用,需要創新技術發展和集成,包括各種儲能技術、跨區域的長距離輸電和智能電網技術、足夠規模的儲備發電容量,并且需要在機制、體制上取得重大變革,發揮需求側響應功能,通過價格機制進行需求的削峰填谷。
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常務副理事長俞振華在發言中呼吁產業各方秉承市場開放的思路,創造多元主體參與市場的新局面,以先進的市場化理念推動儲能產業發展和技術應用。在細節層面需要做到幾個方面,一是進一步解決儲能參與市場的身份問題;二是創造性地實施儲能參與現貨市場交易,創新驗證儲能商業模式;三是繼續以市場開放的態度推動可再生能源+儲能應用;四是豐富市場主體參與電力系統服務的工作機制。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