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23日發布的《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預計到2020年底,中國儲能技術總裝機規模將達到44GW。白皮書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國投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24.3GW,同比增長4.7%。其中,鋰離子電池的累積裝機規模占比最大,為59%,同比增長78%。
白皮書指出,中國儲能產業和市場的快速發展離不開能源政策的支持、電力體制改革各項配套措施的落地、可再生能源裝機及發電比例的增加、儲能技術成本下降等幾個主要因素的驅動。未來,中國的能源變革、大規模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和電力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都將給儲能產業和市場創造巨大的商機,儲能技術的發展優化也將更貼近市場和用戶的需求。
3月16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發布《關于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明確了未來我國儲能發展的規劃和路徑、未來儲能發展的幾大應用場景、儲能補貼政策實施路徑。隨著征求意見稿后正式文件的發布,未來還將有很多實施細則文件陸續出臺,隨著具體政策逐步落地,儲能產業有望進入發展快車道。能源十三五規劃中明確“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從政策、技術、應用等多個方面全面推進儲能產業的快速發展。
“十三五”期間,我國儲能產業商業化進程加速,市場將呈現快速發展趨勢。2018年前,將是先進儲能技術示范應用階段;2020年,將在用戶側大力推廣先進儲能技術應用。有數據顯示,近五年,全球儲能產業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93%,預計未來十年我國儲能市場的容量將達到1000億美元。
我們前期分析曾指出:隨著分布式光伏微電網政策、電力需求側管理補償電價政策、電力輔助服務市場政策、調峰電價及補償政策的落地,我國儲能市場商業模式逐漸成形。同時征求意見稿的出臺將對儲能行業具有導向性作用,或將打開了巨大的商業化應用空間,結合電改的大背景,2017年國內儲能裝機將開始放量。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