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在石墨烯的研究和開發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一直保持同步,江蘇的石墨烯產業發展水平總體在全國名列前茅,但是也面臨著產業發展兩頭堵(高質量石墨烯原材料的制備與石墨烯下游應用產品的開發)、小微企業難以壯大、行業及產品標準有待建立、生產性服務業相對滯后、石墨烯工程技術人才缺乏等發展困境,特別是各地盲目上馬石墨烯項目導致產業發展混亂。
石墨烯在電學、力學、導熱散熱、光學和高比表面積等性能方面獨特優異,因而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自發現以來備受世界各國政府、產業界和學術界的高度重視。我國在石墨烯的研究和開發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一直保持同步,特別是在石墨烯產業化技術方面處于國際前列。
但是,我國石墨烯行業也面臨著產業發展兩頭堵(高質量石墨烯原材料的制備與石墨烯下游應用產品的開發)、小微企業難以壯大、行業及產品標準有待建立、生產性服務業相對滯后、石墨烯工程技術人才缺乏等發展困境,特別是各地盲目上馬石墨烯項目導致產業發展混亂。
江蘇的石墨烯產業發展水平總體在全國名列前茅,面對國內和國際的激烈競爭,通過堅持依托江蘇產業齊全創新能力強的優勢,加強與石墨原料產地的合作,從石墨烯產業的原料、材料、部件、器件到裝備的全產業鏈開展布局,找準切入點解決重點環節的技術瓶頸,在一些典型應用領域實現產業化,由點及面推動石墨烯產業的全面突破。
一、石墨烯及其產業發展現狀
石墨烯因其獨特的電學性能、力學性能、熱性能、光學性能和較高的比表面積,近年來受到極大重視,被譽為“改變21世紀的神奇材料”、“萬能材料”等。有學者認為,石墨烯在我國正成為一個“不以價格競爭模式發展、真正依靠不斷創新前行的產業。”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形成的六邊形晶格結構并具有單層片狀的二維新材料,是迄今為止已知材料中最薄的一種,其厚度僅有0.34納米,是構成其他石墨材料的基本單元。據有關文獻報道,石墨烯的優越性能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
(1)超強的導電性。石墨烯的電子遷移率在室溫下可以達到15000cm2/(v.s),是硅的100倍;電阻率比鋁、銅和銀低很多,只有10-6Ω.cm左右。
(2)超高導熱性。石墨烯的導熱系數高達5300W/m˙K,導熱性能是銅、鋁等金屬的數10倍,優于碳納米管。
(3)超強力學性能。石墨烯的斷裂強度是鋼鐵的100倍,硬度更是超過金剛石。
(4)高透光性。石墨烯的透光率高達97.7%,吸光率非常之小。
(5)超高比表面積。石墨烯的比表面積達到2630m2/g,每克石墨烯比普通活性炭高出1130m2/g。
石墨烯因其獨特性能,自發現以來受到電子、航天軍工、鋰離子電池、超級電容器、新能源、新材料等諸多領域的廣泛關注,但由于其成本過高,一直都處于研究階段。當前,世界各國均已認識到石墨烯的廣闊應用前景,正在形成技術研發和產業投資的高潮。在國家戰略層面,發達國家把石墨烯作為一項影響未來國家核心競爭力的技術,大力支持石墨烯產品的研發和商業化。
美國聯邦政府2010年提出45億美元巨資資助石墨烯的研發,力圖在最前沿領域取得領跑地位。英國政府在2011年將石墨烯列為四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并投入5000萬英鎊打造全球領先的石墨烯研發和產業化中心。韓國政府計劃從2012年開始,連續六年累計提供2.5億美元用于資助石墨烯的研發和產業化應用研究。歐盟也把石墨烯上升到“旗艦項目”的戰略高度,從2013年開始,計劃連續十年投入10億歐元的專項經費用于石墨烯的研發。
二、石墨烯產業發展的現狀及問題:以江蘇為案例
2015年5月18日,國家金融信息中心指數研究院在江蘇省常州市發布了全球首個石墨烯指數報告———《新華(常州)石墨烯指數報告》。該報告從競爭潛力、競爭行為和競爭績效3個維度綜合評價了全球10個石墨烯產業發展較好的國家。
評價結果顯示,全球石墨烯產業綜合實力前三的國家依次為美國、日本和中國,其中美國處在相對領先的位置,日本、中國得分較接近;韓國、英國、德國和新加坡處在第二梯隊;加拿大、澳大利亞和巴西位于第三梯隊。國家2014年11月份公布的《關鍵材料升級換代工程實施方案》明確:到2016年,全面推動石墨烯實現批量穩定生產和規模應用,這預示著石墨烯迎來巨大產業空間。
江蘇石墨烯產業在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方面已經走在了全國前列,成為全國石墨烯產業發展的領頭羊。
1.地區集聚效應凸顯,產業鏈條初步形成。江蘇省作為國內較早發展石墨烯的省份,形成了常州、無錫、南京、蘇州、泰州等地區石墨烯產業集聚發展的態勢(圖1)。其中,常州市已建成國家級石墨烯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此外,江蘇省也初步形成了集石墨烯設備研發、產品生產、下游應用的完整產業鏈。
2.構筑人才集聚高地,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截止2015年上半年,常州江南石墨烯研究院累計引進石墨烯高端人才57名(博士15人、碩士35人、領軍人才7人)。常州石墨烯科技產業園累計引進石墨烯創新創業團隊13個,集聚包括3家上市公司在內的石墨烯企業40多家。近年來,無錫通過實施“東方硅谷”海外人才引進和培育計劃,吸引眾多石墨烯領域的高層次人才落戶無錫,形成了以項目為基礎引進人才,以人才為核心發展產業的良性互動。
3.積極搭建創新載體,服務平臺日趨完善。江蘇省已建成多個石墨烯產業服務平臺(見表1)。2011年成立的江南石墨烯研究院是我國首個石墨烯研究與產業孵化機構,擁有13個專業實驗室。2013年,無錫市和無錫惠山區兩級政府共同出資成立“無錫石墨烯技術及應用研發研究中心”,搭建集應用研發、質量檢測、科技合作、宣傳展示等于一體的公共服務平臺。
4.建立合理金融體系,助推產業創新發展。2011年5月起,常州和無錫兩市先后設立2億元的“碳材料專項資金”,常州市更是明確成立總規模不少于20億元的創業投資基金,通過補貼、配套、獎勵、跟進投資等方式,支持石墨烯產業鏈上企業發展。根據相關規劃,常州石墨烯科技產業園將爭取到2015年實現石墨烯相關產業規模突破150億元,打造我省最大的石墨烯生產基地及國家級石墨烯產業特色基地,進一步做強“東方碳谷”品牌。
江蘇省雖然在石墨烯領域表現突出,尤其是應用領域走在全國前列,但仍然面臨諸多挑戰。
一是石墨烯相關研究機構和生產企業低水平重復研究的現象比較普遍。
二是傳統技術基礎和知識產權戰略意識薄弱。多數企業還處于嘗試性探索階段,產業化所需的高質量、大尺寸、低成本的石墨烯制備技術并不成熟。
三是石墨烯產業發展壯大面臨雙重困境。石墨烯產品向高端發展面臨市場需求小,投資大的難題。產品向低端發展面臨產量大帶來環評、廢料處理難等問題。具體形成原因為:
(1)石墨烯技術產業發展缺乏總體規劃和引導。
(2)在產業上下游、產學研合作、知識產權轉移等方面尚未建立有效的資源共享機制,導致資源分割。
(3)企業對高校科研成果能否實現產業化持懷疑態度;部分高校也沒有將產學研結合和成果市場化提到應有的高度。
(4)石墨烯生產企業多為小微企業,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存在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限制了企業做大做強。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