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1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能源局等聯合發布《關于促進儲能產業與技術發展的指導意見》。該指導意見成為我國大規模儲能技術及應用發展的首個指導性政策,對中國儲能產業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在全球范圍內,中國的儲能產業可能“出手有點慢”,歐、美、澳等國家和地區幾年前就已經開始積極發展儲能技術,推動綠色可再生能源的應用。清潔能源與技術咨詢公司Mercom資本數據顯示,2017年1-9月,全球電池儲能風投資金累計達到5.63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為2.09億美元,同比增長169%。
隨著上述指導意見的發布,國內儲能產業“風口”正在一步步逼近。抓住機遇,提早布局的企業,也將在即將開戰的“儲能爭霸賽”中拔得頭籌。
回顧國內儲能知名企業,在電化學儲能領域,除了傳統電力公司布局儲能示范項目,一些經由上游儲能零部件業務向下延伸誕生的儲能企業,也在國內外儲能市場嶄露頭角。
比亞迪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代表,其在美國儲能市場的占有率已經達到51%。此外猛獅科技、中航鋰電、桑頓新能源、雙登集團等電池企業,也開始布局國內外儲能市場。相比之下,超威集團在儲能方面的布局或許并不知名,但旗下浙江超威電力有限公司近幾年在相關領域的探索依舊可圈可點。
2017年7月,國家能源局網站發布了《關于公布首批“互聯網+”智慧能源(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的通知》,55個項目入圍,其中就包括由超威電力有限公司參與的湖州長興新能源小鎮“源網荷儲售”一體化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
在近日舉辦的2017第二屆能源互聯網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上,浙江超威電力有限公司憑借這一項目,榮獲“年度能源互聯網最佳EPC承包商模范獎,年度最佳能源互聯網轉型示范獎,年度最佳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獎”三項大獎,這也成為業內對超威集團涉足儲能的肯定和認可。
“倡導綠色能源,完美人類生活”始終是超威集團的企業使命,而在動力領域深耕近二十年后,利用自身優勢布局儲能領域,也正是這一企業使命的完美寫照。超威集團也將在堅持發展綠色能源的基礎上,實現企業的轉型與突破。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