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剛剛投產的“新船廠”恒力重工首獲VLCC訂單正式進軍油船市場,在建設世界一流船廠的既定目標上取得了又一重要里程碑。
據外媒消息,恒力重工已經從其母公司——中國民營石化巨頭恒力集團承接了2艘30.6萬載重噸超大型油輪(VLCC)訂單。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這份訂單于今年9月1日剛剛簽署,兩艘船將采用傳統燃料,分別計劃在2025年9月、2026年2月交付運營。具體船價并未公布。
恒力重工的母公司恒力集團始建于1994年,是以煉油、石化、聚酯新材料和紡織全產業鏈發展的國際型企業。恒力集團堅持全產業鏈發展,打造“原油—芳烴、乙烯—精對苯二甲酸(PTA)、乙二醇—聚酯(PET)—民用絲及工業絲、工程塑料、可降解新材料、薄膜—紡織”的完整產業鏈。集團現擁有全球產能最大的PTA工廠之一、全球最大的功能性纖維生產基地和織造企業之一,2022年總營收6117億元,現位列世界500強第123位、中國企業500強第24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3位、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第5位。
有消息稱,恒力重工在過去一段時間以來一直在努力爭取VLCC訂單,但由于新造船價格居高不下以及替代燃料的不確定性,VLCC的新造船需求持續低迷。
根據克拉克森的數據,今年以來VLCC新船訂單僅為11艘,去年全年也只有3艘。截至目前VLCC手持訂單共計18艘,占現有船隊比例低至2.01%。與此同時,VLCC新造船價格卻一路上揚,目前已經達到了1.28億美元,是過去十余年來的最高水平。
對于恒力重工而言,這是其首份VLCC訂單,也是其首次建造油船。自投產以來,恒力重工承接的30余艘新船訂單全部為散貨船。
據了解,恒力重工是的前身STX大連曾是中國最大的外資船廠,擁有中國北方最大的單體船廠。去年7月,民營石化巨頭恒力集團挺進高端臨海裝備制造業成立恒力重工集團,耗資21.1億元成功收購STX大連資產,成立恒力造船(大連)有限公司。
圍繞“打造世界一流綠色船舶建造及高端裝備制造基地”的目標,恒力重工產業園在今年初全面運營。按照計劃,恒力重工產業園全面投產后,將具備年鋼材加工量100萬噸、造船產能630萬載重噸、年交付船舶40艘的能力。
自今年年初以來,恒力造船(大連)有限公司已匯聚大批國內外知名設計、質量、生產專家,修造船能力陸續獲得國際知名船東的廣泛認可,一筆筆修造船訂單紛至沓來,船型也在不斷升級,從最初的4艘20000載重噸散貨船、到今年5月的82000載重噸主流散貨船、再到6月的4艘180000載重噸好望角型船。
7月,恒力重工又接獲了希臘船王George Procopiou的10艘Kamsarmax型散貨船大單,再次刷新一次性簽訂最大造船訂單紀錄。
除了散貨船之外,恒力重工也聯手韓國造船巨頭三星重工進軍大型國際級集裝箱船建造領域。5月,恒力重工舉行韓國三星重工“15K TEU集裝箱船TERA段建造項目”開工儀式,將為三星重工生產建造多艘15000TEU集裝箱船的TERA段,鋼材加工量近7萬噸。
此外,最近還有消息稱,恒力重工正在與多家中國船廠競爭淡水河谷總計12艘甲醇雙燃料32.5萬載重噸Guaibamax型超大型礦砂船(VLOC)建造項目。過去,恒力重工的前身STX大連曾為淡水河谷建造過3艘40萬載重噸級Valemax型VLOC。
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目前恒力重工手持訂單共計34艘333.8萬載重噸,包括2艘VLCC和32艘散貨船,交付安排一直延續至202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