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首屆上海國際碳中和博覽會(簡稱“碳博會”)開幕。本次大會以“走向碳中和之路”為主題,聚焦節能低碳技術與產品,搭建全產業鏈各類主體對接、合作、交流的公共平臺,推動碳中和相關技術推廣應用和新興產業發展。
據悉,本屆大會由主題展覽、系列論壇和貿易對接活動組成,展覽規模10萬平方米,國內外近600家知名企業參展。
聚焦“四大領域”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要靠科技創新,需要凝聚多方力量,持續推動創新突破。
上海將聚焦能源、產業、交通、建筑“四大重點領域”,打好“雙碳”攻堅戰、持久戰。同時,上海將強化科技創新和綠色金融“兩大關鍵支撐”,更好服務國家“雙碳”戰略。碳博會致力于搭建綠色低碳創新的合作交流橋梁,通過共商合作、共促創新、共謀發展,為共建美麗地球家園貢獻智慧和力量。
近年來,“雙碳”工作取得良好進展。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快推進能源革命,加快重點領域低碳轉型,加快綠色低碳科技創新,加快完善綠色低碳政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上海的綠色低碳發展、科技創新能力和對外開放水平一直走在全國前列,舉辦碳博會對強化各方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屆大會上,《上海低碳倡議宣言》發布,并倡議將本屆碳博會開幕日——6月11日定為“世界低碳日”。
多措并舉實現“雙碳”目標
在首屆碳博會科學論壇上,專家學者以及企業代表共同探討了如何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順應綠色發展時代潮流,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敝袊こ淘涸菏?、上海交通大學碳中和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杜祥琬表示,以碳達峰、碳中和來驅動我國實現技術創新和發展轉型,這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是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的必然要求。
杜祥琬認為,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是實現“雙碳”目標的有效路徑。“我們要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同時優化產業空間布局?!倍畔殓f。
“能源同樣是關鍵和基礎?!痹诙畔殓磥恚紫仁枪澞芴嵝?,要推動單位GDP能耗和碳排放下降,其次要把能源結構平穩安全地從以化石能源為主體轉向以非化石能源為主體。
在此背景下,可再生能源的作用不言而喻。杜祥琬認為,首先,豐富的可再生能源資源是我國能源資源稟賦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源低碳轉型的資源基礎豐厚;其次,實現“雙碳”目標,牽引可再生能源快速發展,加之技術實力不斷增強,使得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支撐可再生能源逐步擔當大任。
杜祥琬表示,為更好實現“雙碳”目標,應發展新型電力系統。交通層面也應在燃料替代、能效提升、結構優化方面進行完善。同時,還要發展碳匯技術、碳移除技術等,并進一步完善碳交易制度。
發揮市場支撐作用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碳中和發展研究院院長黃震看來,除了政策主導、科研驅動外,市場支撐是能源綠色轉型的極其重要推動因素。
“碳市場、電力市場、綠色金融市場,這些市場應在能源轉型體系中發揮更大作用。”黃震表示,需要建立并且不斷改善碳市場,建議通過碳定額以及碳稅來減少綠色溢價。
對于電力市場,黃震認為,應完善中長期電力市場服務機制,更好承擔市場在分配能源資源等方面的職責。另外,應更好利用綠色金融市場,從而更好支持能源綠色轉型?!斑@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更加科學的設計和決策?!保ㄖ袊C券報 記者 喬翔 汪荔誠)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