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劉波 特約記者王燕妮)依托集團公司重大科技專項,我國首次利用國產原料自研的高效界面位阻表面活性劑目前在大慶油田杏北開發區開展現場試驗,效果初顯。“全部國產化,價格較國外低一半,綜合性能優于國外同類產品。”8月4日,大慶油田技術發展部主任王剛說。這標志著我國已攻克高效界面位阻表面活性劑核心技術。
復合驅油技術是大慶油田的戰略性接替技術。應用此項技術,大慶油田目前已累計生產原油4243萬噸,年產量連續6年超過400萬噸。表面活性劑是復合驅油技術的核心,將其注入地層才能把油“趕”出來。但隨著開發對象變差,“老牌兒”表面活性劑已不能完全適應油田發展需求。“進口的表面活性劑成本高昂,制約油田復合驅油技術進一步推廣應用。”王剛說。
大慶油田致力于研發更加高效的表面活性劑,提高復合驅油技術經濟效果。2018年,大慶油田成立了低成本高效驅油劑項目組。2019年,大慶油田研制出界面位阻表面活性劑小試產品,突破了傳統表面活性劑界面張力和溶解性相互矛盾的瓶頸。隨后,科研人員采用大宗可再生國產原料替代進口原料,研發專有工藝技術,改進現有設備。2021年,該產品在大慶油田實現工業化生產,并于今年2月進入現場試驗。應用高效界面位阻表面活性劑的復合驅體系,預計可在水驅基礎上提高采收率20個百分點以上,與現用的復合驅體系相比,采收率可多提高3個百分點以上,同時桶油成本更低。目前,大慶油田正利用該項技術拓展海外市場。
據悉,“十四五”期間,大慶油田將加快對高效界面位阻表面活性劑核心技術的完善、應用,推動復合驅油技術快速提檔升級,預計2024年在大慶油田全面推廣應用。(中國石油報)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