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轉型是一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未立先破。”“不能把手里吃飯的家伙先扔了,結果新的吃飯家伙還沒拿到手,這不行。”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為能源轉型指明了前進方向。
對于油氣行業來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油氣家底殷實了,推進能源轉型才能從容不迫。
今年兩會,來自中國石油的全國政協委員王宜林、蘭云升、悅仲林、李新民聯名建議國家有關部門綜合考慮油氣勘探開發現狀,進一步完善礦業權管理政策,夯實穩油增氣基礎,切實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國內供給能力。
作為國內最大的油氣生產供應企業,中國石油始終牢記“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力提升勘探開發力度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夯實“家底”,攢足“底氣”,以實際行動保障國家能源安全。過去一年,中國石油全年油氣產量當量超過2.1億噸,原油產量實現三年持續增長,天然氣在油氣產量當量中占比達到51.4%,穩油增氣基礎進一步鞏固。
立足國情,堅持穩中求進,在實現化石能源綠色化應用和可再生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礎上穩步推進能源轉型,逐步發展新能源,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所在。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能耗強度目標在‘十四五’規劃期內統籌考核,并留有適當彈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多位代表委員認為,這是從“能耗雙控”向“排放雙控”的轉變,是具有前瞻性的務實之舉。
全國兩會開幕前,中國石油剛剛召開CCUS工作推進會,全面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戰略和“三步走”總體部署,加快推動CCUS產業化發展。這與國家“排放雙控”的發展方向相吻合。
除此以外,天然氣是行業普遍認可的過渡性能源。多位代表委員提出,天然氣具有清潔、穩定、靈活的特點,是近中期彌補關鍵低碳零碳技術競爭力不足的重要選項。
中國科學院院士、集團公司新能源首席、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院長鄒才能表示,總書記對“先立后破”的闡述具有很強的戰略指導意義,新能源的發展離不開傳統油氣行業的支撐,傳統能源企業要發揮好穩油增氣的“壓艙石”作用,同時要構建起新能源的“增長極”。
過去一年,除了油氣“老本行”外,中國石油在新能源領域加速推進,綠色低碳戰略正式成為中國石油的“五大發展戰略”之一,新增新能源開發利用能力達350萬噸標準煤/年,總能力接近700萬噸標準煤/年,創歷史最高水平。
堅定不移做強做優油氣業務,加快布局新能源、新材料及新業態,努力構建多能互補的新格局。這句話勾勒出以中國石油為代表的能源央企的發展路徑。
去年年底,作為新中國石油工業的搖籃,玉門油田20萬千瓦光伏發電示范項目建成并網,這座80多年老油田的新能源業務按下了“加速鍵”。“春風又度玉門關”,展示了傳統能源企業在新能源業務中的強大優勢。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集團副總經濟師呂亮功接受采訪時表示,能源化工企業存在綠電消納能力強、綠氫應用潛力大、地熱能等新能源開發利用快速發展等優勢。
如呂亮功所言,氫能、地熱能等也受到傳統能源企業的重視,各大能源央企紛紛把目光瞄向這些從傳統能源中催生的新能源產業。
2021年12月28日,中國石油迪拜研究院、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石油(上海)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中國石油向世界一流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轉型發展邁出堅實一步。
“先立后破”,是對經驗的深刻總結,是對現實的客觀認識,更是對未來發展趨勢的精準判斷。在能源轉型的道路上,我們必須穩扎穩打、步步為營,依托傳統能源的資源和經驗,依靠科技創新,推動多種能源穩定供應、協同發展,構建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多元互補的綠色能源供給體系。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